電信公司將配合政府阻詐騙短信
菲新社馬尼拉9月6日電:本地電信公司正在通過與國家政府的合作來遏制詐騙短信。
Globe Telecom Inc. (Globe)首席信息安全官安頓。文尼法壽在昨天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正在與國家電信署和國家隱私委員會密切合作,以打擊網絡犯罪分子並保護數據隱私。
他說:“在網絡犯罪活動隨著現今社會的不斷數字化而越來越猖獗之際,Globe主張公眾、政府和行業參與者,包括電信公司,都是這些非法行為的受害者。因此,這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戰鬥,以擊敗我們共同的敵人,即網絡犯罪。”
迄今為止,他表示,Globe 已經花費了大約 11 億披索的資本支出來提高其檢測和阻止來自國際和本地來源的詐騙和垃圾郵件的能力。
他說:“Globe還擁有一個全天候安全運營中心,有100多人孜孜不倦地工作,以檢測攻擊、入侵以及垃圾郵件和短信。”
從1月到7月,Globe共阻截了7.84億條詐騙和垃圾郵件,停用了14,058張與詐騙有關的芯卡,並將8973張芯卡列入黑名單,此外,還封殺了 610 個域名或 URL。
另一方面,菲長途電話公司——Smart 首席信息安全官雷多貝禮向其用戶保證,沒有證據表明其網絡存在漏洞,用戶收到的垃圾郵件和詐騙信息大多是通過個人芯卡發送的。
雷多貝禮說:“在審視了這些垃圾郵件後,我們發現名稱的格式模仿了現時普遍流行的數字服務中所使用的命名格式。”
菲長途電話公司——Smart的首席數據隱私官希敏尼斯表示,這些公司將繼續與國家隱私委員會、電信署和執法機構合作,以幫助追查應對這些非法活動負責的網絡犯罪分子。
她說:“在這個早期階段,在調查完成之前,我們認為押後任何結論都是謹慎的做法。我們的重點應該是確定這些詐騙信息的來源。”
在2021年,菲長途電話公司——Smart已投資近30億披索來加強其網絡安全基礎設施,以防範電信和網絡空間中新出現的威脅和漏洞。
在較早前,電信署下令電信公司向公眾發送警告,以防止包含收件人姓名的詐騙短信。
自新冠疫情以來,短信詐騙一直呈上升趨勢,最新的欺詐信息包含接收者的姓名並提供不存在的工作機會、金錢獎勵承諾或類似的金錢詐騙,誘使用戶提供敏感信息。
然後,網絡犯罪分子可以使用此類信息登錄個人銀行賬戶、數字錢包或社交媒體賬戶,從而導致金錢和數據隱私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