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格壓力下,政府繼續支持援助菲律賓人
本報訊:社會經濟規劃部長阿塞尼奧·巴利薩坎(Arsenio Balisacan)強調了持續有針對性的補貼的關鍵作用,並確保國內市場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以幫助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菲律賓人。
巴利薩坎星期三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每個菲律賓家庭都有足夠和負擔得起的食物供應。”
巴利薩坎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署署長,他在發佈2022年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後發表了這一聲明,該數據為6.9%,為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他說,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導致去年需求疲軟,商品價格面臨外部壓力,物流挑戰,天氣干擾的影響,以及美元走強帶來的匯率波動,不僅在菲律賓,而且在其他國家,通脹都呈上升趨勢。
他補充說:“今天的通貨膨脹比我們近幾十年看到的要複雜得多。政府及其利益攸關方需要合作,尋求共同的解決方案。在短期內,確保充足的糧食供應,同時幫助最脆弱的部門,將有助於我們應對當前的挑戰。”
菲律賓統計管理局(PSA)報告稱,食品和非酒精飲料類商品價格上漲較快;住房、水、電、氣和其他燃料;上個月,運輸業對通脹率上升的貢獻最大。
他說:“農業部門在確保每個菲律賓人家庭有足夠的糧食和負擔得起的基本商品供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確保支持我們的農民和漁民增加大米、玉米、肉類和魚類的供應。”
巴利薩坎說,隨著上個月底超級颱風“卡丁”的襲擊,農業部撥出了價值7.09億元的援助和干預措施,以解決生產設施和種子分發方面的損失。
他補充說,政府還向每個符合條件的農民提供價值3000元的燃油補貼,作為燃料成本較高的補貼。
國家經濟發展署表示,截至9月26日,共有148183名農民和漁民註冊了燃油補貼賬戶。
在上述賬戶中,有136988個賬戶已收到燃料補貼卡,而政府也已經向玉米種植戶和漁民發放了101743張卡。
與此同時,國家經濟發展署表示,儘管前幾個月出現了幾次天氣動盪,但政府仍預計到2022年底,大米、雞肉、高地蔬菜、黃玉米和白玉米的供應將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