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底,菲律賓外匯儲備降至950億美元
本報訊:菲律賓央行(BSP)發佈的數據顯示,隨著國家政府清償其對外債務,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
菲律賓央行的初步數據顯示,菲律賓的外匯儲備總額(GIR)從8月底的974億美元降至上月底的950億美元,這是衡量一個國家結算進口付款和償還外債能力的指標。
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持有的資產,包括黃金和外幣,以支持負債。
特別是,菲律賓央行儲備資產包括外國投資、黃金、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
央行表示:“外匯儲備水平的環比下降主要反映了國家政府對其外幣債務的支付,以及由于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下跌而導致央行持有黃金價值的下降。”
中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裡卡福特表示,9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仍然相對較高”,“仍可能加強我國的對外地位”
裡卡福特表示,9月底的GIR“將繼續為比索匯率提供結構性支持/緩衝/緩衝,尤其是進一步加強對任何投機攻擊的保護。”
根據央行,最新外匯儲備水平代表了一個足夠的外部流動性緩衝,相當于7.6個月的貨物進口、服務付款和初級收入。
按照慣例,如果外匯儲備能夠為我國至少三個月的貨物進口、服務付款和初級收入提供資金,則認為它是足夠的。
此外,截至9月底的外匯儲備也是我國短期外債的6.8倍(基于原始到期日)和剩餘期限債券的4.1倍。
同樣,外匯儲備淨額,即B央行的儲備資產(GIR)和儲備負債(短期外債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信貸和貸款)之間的差額,從8月底的974億美元下降到9月底的950億美元,減少了2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