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冠確診減少 已接近風土病狀態
本報訊:一位傳染病專家昨天表示,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顯示,疫情可能接近地方性流行病(風土病)狀態。
聖拉薩羅醫院成人傳染病和熱帶醫學負責人蘇蘭地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說,新冠肺炎病例數字一直呈下降趨勢,大多數病例僅顯示輕微症狀。
他補充說,醫院已經很穩定,一些醫院的新冠肺炎入院人數顯著減少。
他說:“當你說地方性流行病(風土病)時,它意味著病例真的已經很低了。”
他解釋:“大流行(瘟疫)意味著有很多病例,醫院裡有很多病人。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將其稱為大流行病(瘟疫),因為您想減少和減輕病例數量。現在,我們再也看不到這種情況。”
他說:“事實上,很多國家已經在開放邊界,很多國家已經在增加人員流動性。已經有音樂會了。有聚會。這不是大流行(瘟疫)的情況。好像是地方性流行病(風土病)。”
蘇蘭地說,如果陽性率低於10%,醫療設施使用率低於50%,並且至少50%的人口接受了針對該疾病的加強劑疫苗的注射,新冠肺炎可能在菲律濱處於流行狀態。
衛生部昨天表示,錄得新增1554宗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總數達到3,971,455例。
截至10月10日,菲國已有超過7330萬人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其中超過2010萬人接種了第一劑加強針,超過300萬人接種了第二劑加強針。
衛生部還表示,它正在觀察到令人鼓舞的跡象,這些跡象可能為解除菲國因呼吸系統疾病而陷入的災難狀態鋪平道路。
衛生部負責人維吉爾說:“我認為,隨著病例數量的穩定,疫苗接種覆蓋率的提高以及重症和危重症入院人數的減少,我們可以向總統建議解除災難狀態。”
蘇蘭地表示,一旦災難狀態解除,新冠疫苗將不再免費。
他解釋說:“疫苗是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提供的,因為我們仍處於緊急狀態。”
她說:“因此,取消後,疫苗不再具有緊急使用授權。它們將被出售,公眾將不得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