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利薩坎: 普查所得自稱窮人數 與政府數據無從比較
本報訊:社會經濟規劃部長描利薩坎昨天表示,最近的社會氣象站民調結果顯示,近一半的菲律濱家庭將自己評為“窮人”,這與政府數據無法比較。
在新聞部長辦事處發佈的一份聲明中,描利薩坎表示,社會氣象站在其最新報告中提出的自評貧困估計“與政府根據菲律濱統計局 (PSA) 調查得出的官方貧困估計無法比較。”
該民意調查公司在2022年9月29日至10月2日的民調結果顯示,49% 的菲律濱家庭認為自己貧窮,略高於6月公佈的48%。
與此同時,菲統計局的初步估計顯示,菲國的2021年貧困發生率為18.1%,相當於1999萬菲律濱貧困人口,高於2018年的1767萬。
菲統計局將貧困發生率定義為人均收入無法充分滿足其個人基本食物和非食物需求的菲律濱人的比例。
描利薩坎表示,與6月份相比,9月份的自評貧困人口略有增加是“預期的,因為在此期間通貨膨脹加速,特別是在食品和交通方面”。
在9月,由於食品和公用事業成本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即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的增長率)加速至6.9%,為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這使年初至今的通貨膨脹率達到5.1%,處於政府2022年4.5%至 5.5%的目標範圍內。
描利薩坎說,如果不是因為經濟進一步開放,以及政府為低收入家庭、公用事業司機以及農業和漁業部門分配有針對性的補貼,自評貧困率的增幅可能會更高。
他補充說,小馬科斯政府實施的措施“幫助控制了9月份的貧困水平”。
他說:“請注意,通脹部分來自外部因素,包括烏克蘭—俄羅斯戰爭造成的全球供應中斷。”
描利薩坎說:“展望未來,我們需要加快向窮人和最弱勢群體提供財政援助,實施我們的糧食增產計劃,並及時執行糧食進口。”
小馬科斯在較早前緩解了對通脹飆升的擔憂,指出對菲律濱的前景預測仍然好於其他國家。
描利薩坎在較早前的一份聲明中解釋說,基本商品和糧食價值鏈的投入正在經歷嚴重的供應限制,他將其歸因於持續的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和一系列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已經影響了包括菲律濱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農業生產。
因此,描利薩坎表示,受食品、交通和能源價格快速上漲的推動,全球通貨膨脹率一直居高不下。
他說,其他亞洲國家也未能倖免於這些趨勢,泰國、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東盟主要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在過去一年中加速。
然而,描利薩坎預計通脹上升將是暫時的,因為預計通脹將放緩並回落到2%至 4% 的中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