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本土新闻 > 新闻详情

天宮對話 點亮東盟青少年「航天夢」

发表时间:2022-11-02 09:44:50 作者:菲律宾商业 更多文章 评论( 0 )

  本報訊:“在空間站想吃蔬菜水果怎麼解決?如何加熱飯菜?”“每天需要睡幾個小時覺?”“可以與家人視頻通話嗎?”……帶著對太空生活的想像和疑問,來自東盟國家的數百名青少年11月1日通過網絡視頻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一場“天宮對話”。

  這場天宮對話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和中國—東盟中心共同主辦,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在文萊、馬來西亞、緬甸、菲律濱、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設立分會場。

  在菲律濱分會場,馬加智高級中學高三學生珍妮爾·迪瑪尤加(Jeanel Dimayuga)有幸得到直接向中國航天員提問的機會。她的問題聚焦於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感知時間以及太空環境對身體的影響。在馬來西亞分會場,中國公學五年級學生黃塏竣想知道的問題則關於太空中是否有細菌、以及如果在太空中生病了怎麼辦。

  對話過程中,菲律濱及東盟其他國家青少年代表就航天員如何確定時間、是否可以使用手機並上網、如何喝水進食、男女航天員的差異、成為宇航員最重要的素質等問題踴躍提問,對於學生們提出的五花八門問題,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中國航天員對此一一悉心解答,並分享了他們在空間站裡的工作生活情況。

  航天員蔡旭哲回答說,在太空中有智能顯示單元,有手機還有電腦等設備,能夠顯示時間,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按照北京的時間來安排管理。由於他們處在微重力的環境中,隨著時間推移,會造成人體心血管失調、骨丟失和肌肉萎縮等。為了減輕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他們採用體育鍛煉、藥物以及改變體驗分佈等方法來防護。為此,他們從地面上也帶來了很多設備,例如企鵝服、自行車功量計、拉力器等。

  航天員陳冬說,他們一直關注著空間站中微生物的數量和分佈,會定期檢測空間站內水、空氣和表面的微生物,並且對空間站進行定期清潔、維護,確保微生物不會對空間站環境和人員健康產生危害。空間站配備了各種常見的藥物,以應對太空中生病的情況。同時,地面有醫生,他們生病的時候可以及時進行醫療支持。

  黃塏竣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他對太空非常感興趣,很興奮能夠與中國航天員直接對話,而航天員的回答也解開了他的疑惑。

  黃塏竣所在的中國公學校長杜淑菁說,希望參加天宮對話的學生實在太多,但現場名額有限,他們不得不開通線上方式,讓更多對太空感興趣的學生有機會感受宇宙奧秘。

  比迪瑪尤加低一年級的菲律濱高中生馬龍·尼古拉斯(Maron Nicolas)表示,天宮對話新穎有趣,不僅讓他直觀感受到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環境,還從太空視角領略到地球的獨特魅力。

  菲律濱太空署副署長蓋伊·珍妮·佩雷斯(Gay Jane Perez)當天與青少年們一同參與了天宮對話。她說,菲律濱青少年能與中國和其他東盟國家青少年一起參加對話活動,令人激動。太空為好奇且富有想像力的青少年展現了無限可能性,激勵他們拓展知識邊界,挖掘前沿知識。祝賀中國成為國際航天事業領路人,我們期待航天事業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福祉。

  第一夫人麗莎·亞蘭尼沓——馬科斯(Louise Araneta-Marcos)昨日在視頻致辭中說,與中國航天員的對話為年輕一代提供良好契機,讓他們可以瞭解更多航天知識和前沿科技。希望這次交流能進一步激發菲律濱青少年的好奇心,激勵他們去探索太空和更為浩渺的宇宙。

  她還說,“探索太空是一項充滿魅力的事業,浩瀚的宇宙時刻提醒著我們人類的渺小,而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得以更好領悟宇宙的奧秘。我的丈夫馬科斯總統就是一個‘科學迷’,科技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與中國航天員的對話活動為菲律濱年輕一代提供瞭解中國航天工程和航天員的難得機會,將進一步激發菲律濱青少年的好奇心,做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人。”第一夫人麗莎最後用中文祝福“菲中友誼萬古長青!”

  黃大使在開場致辭中帶領在場菲律濱青少年用漢語共同喊出“中菲友誼萬古長青”的口號,並表示,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嚮往,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航天人白手起家,自主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昨天,夢天實驗艙升空成功,中國天宮空間站建造勝利收官,這使得今天的天宮對話具有特別的意義。

  黃大使表示,外層空間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開發、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中國倡導世界各國一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中國空間站也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目前已有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

  黃大使表示,航天事業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服務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主席重申了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當前,中國航天科技廣泛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中國願通過多種形式與菲共享航天發展成果,探討加強在航天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讓科技的力量更多造福兩國人民。希望中菲青年一代都能夠像航天員們一樣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為實現中菲以及人類的航天夢想共同奮鬥!

  教育部課程發展司司長安達亞和學生代表艾斯特拉沃也分別致辭,菲航天專家、紅奚禮示大學孔子學院、馬加智高中、中正學院、碧瑤愛國中學、僑中學院、華教中心等近百名菲律濱大中學生、教師和家長出席。

  安達亞司長表示,中國自2003年將首位航天員送入太空以來,在載人航天領域不斷創新,勇於突破,處於領先地位。我們今天看到的神舟十四號和天宮空間站就是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集中示範。本次太空對話活動將讓菲學生有機會近距離體驗航天科技的魅力和太空的神奇,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沉浸式學習,對啟發學生樹立探索浩瀚宇宙的遠大理想具有重要意義。菲教育部希望有機會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科技和教育部門交流與合作,為兩國青年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紅奚禮示大學孔子學院漢語師範專業學生Danielle C. Estravo(中文名楚孜悅)感謝中方為其提供“天宮對話”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通過技術進步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頗有建樹,從航天員、動車到日常便民措施,中國用精湛科技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務,希望菲律濱未來在技術上也能像中國一樣先進。祝福菲中友誼歷久彌新,祝願兩國青年成為友誼使者。

  連線環節結束後,航天員劉伯明將軍在北京主會場為青少年授課及互動。最後,黃大使為參加活動青少年頒發紀念品併合影。全場活動持續兩個多小時,新穎的創意、精心設計的一個個環節不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現場還播放了中國航天發展和“夢天”實驗艙發射視頻,掌聲不斷。菲律濱分會場配套展出了“非凡的十年”中國發展成就展。黃溪連大使還就中菲科技合作等接受了中菲兩國媒體的聯合採訪。

  本次“天宮對話”活動在中國外交部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導下,由中國—東盟中心、世界知識出版社共同主辦。活動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在菲律濱、文萊、緬甸、泰國、越南等地設立分會場。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發表致辭。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國駐東盟各國使館的大力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青少年、媒體代表等近千人參與活動。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评论( 0 )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