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局與禁毒機構信息共享 以禁止新製毒化學前體走私
本報訊:在文珍俞巴市的一個高尚住宅區內的兩次突擊搜查行動期間,當局發現了新的製毒手法後,海關局進一步加強與政府禁毒機構的信息共享,以防止製造沙霧的化學前體的走私活動。
據海關局代表局長魯伊斯說,海關局通過其馬尼拉國際貨櫃碼頭的情報和調查處,參與了情報收集以及在文珍俞巴市亞耶拉亞拉茫村的行動計劃,致使五人被捕,其中包括一名法國人和一名加拿大人,並且繳獲價值近1.5億披索的沙霧。
根據菲緝毒署的資料,被捕的嫌疑人一直在使用改進的設置製造毒品,在製毒的過程中利用丙酮清洗液態沙霧,使整個製毒過程不散發臭味。
在以往的掃毒行動中,沙霧工場運作通常是由於居民向當局投訴惡臭氣味而被發現的。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的一些沙霧工場被設置在偏僻的地方,或者靠近養豬場。
菲緝毒署助理秘書兼負責人格雷戈溜。彭敏直在亞拉茫行動後接受採訪時說:“這實際上是一個無味的過程,這可能就是他們有信心在住宅區做這種事的原因。”
彭敏直說:“這些嫌疑人與墨西哥、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販毒集團有關。我們目前正在調查這些聯繫和其他幾個涉毒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