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 政府沒收三千萬元走私洋蔥 另在敦洛查獲一千袋白洋蔥
本報訊:農業部昨天表示,海關局和農業部在貨櫃車中發現了價值約3000 萬披索的“走私”黃洋蔥。
農業部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表示,隨著政府繼續調查所謂的洋蔥短缺,當局在11月 29 日發現了估計有 10萬公斤的走私黃洋蔥。
這些物品被虛報為為麵包/糕點。
聲明說,進口文件還顯示,這批貨物“沒有經遵守任何食品安全規定”。
農業部助理部長拉尤格在談到這批走私農產品時說:“這對我們的消費者構成了巨大風險。”
他說,走私農產品對本地的農漁業構成威脅,因為“貨品可能是跨界攜帶疾病”。
農業部的主管部門將向海關局建議提訴。
根據農業部的監測,本週一些生鮮市場的每公斤紅洋蔥價格飆升至 300 披索,儘管菲國的供應似乎“充足”。
農業部尚未決定是否進口紅洋蔥和白洋蔥,仍在等待植物業局的建議。
本報訊:植物業局、海關局和農業部于週五晚上,從馬尼拉市敦洛區的一個倉庫查獲了一千多袋白洋蔥。
當局突擊于週五晚7點後,搜查了位于仙下其厘街的倉存設施。
據植物業局項目助理和團隊負責人萬納描納格稱,他們已經對該倉存設施進行了一個月的監控。
他說:“我們要避免購買白洋蔥,因為這是沒有植物檢疫許可證的。不可以購買。”他說。
“在進來菲律濱之前,全部進口商都必須申領植物檢疫許可證和進口許可證。如果沒有,就會被認為是走私。”
他警告說,雖然人們很想購買白洋蔥,因為它們更便宜,但食用上述產品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
他說:“如果沒有植物檢疫許可證,食用安全成疑。也許其中含有化學物。”
購買走私商品也加劇了菲律濱農民的困境。
他說:“非法的比本地的便宜,所以,我們抓那些沒有許可證的人來幫助我們的農民。”
他補充說:“這是為了幫助本地農民。如果不斷地進口,本地農民的生產就會被白白浪費。”
行動組負責人表示,查獲的洋蔥可能是囤積居奇,操縱市場價格。
他說:“走私者會在人們很需要的時候,才把貨品拿出來賣。現在,聖誕節快到了,是很需要洋蔥的時候。所以,他們是看準了時機。”
沒收的蔬菜被送到植物業局的倉庫。
與此同時,在附近市場上當眾出售的約100袋洋蔥也被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