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人文之驛走進廈門」活動舉辦 黃溪連:繼續深化中菲文明交流互鑒
本報訊:2022年12月8日,中國駐菲律濱使館、廈門市人民政府、菲華各界聯合會共同舉辦“傳承中菲情·攜手向未來——中菲人文之驛走進廈門”活動。中國駐菲律濱大使黃溪連、廈門市人民政府市長黃文輝、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楊華鴻出席活動並致辭。
黃溪連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中菲隔海相望,兩國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回首交往史,一代代先賢不畏山海之遠,揚帆破浪、泛舟互往,勾勒出兩國世代綿延的友好航線,播撒下友誼的種子。“中菲人文之驛”作為推動中菲人文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自啟動以來,在本地媒體與社交平台開闢《中華文化系列》《中菲人文之驛熱議文章》專欄,推出“中菲人文之驛”主題曲和微信公眾號,又先後舉辦了“走進漳州”“走進泉州”系列活動,舉辦徵文大賽,形成《中菲人文之驛熱議詩文集》《中菲人文之驛徵文獲獎作品集》,極大調動了廣大菲華群體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的創造活力,出現了各方踴躍參與、“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可喜局面。期待通過此次“走進廈門”活動,使更多人領略名城魅力,品味閩南文化,聆聽僑鄉故事,感受鷺島變遷,呈現一個真實、立體的廈門。
黃大使表示,今年6月菲政府換屆後,中菲關係實現良好開局,兩國高層交往頻密,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開展。在兩國元首戰略指引下,雙方確立了農業、基建、能源、人文四個重點合作領域,推動構建兩國好鄰居、好親戚、好夥伴的“三好關係”,開創兩國關係新的“黃金時代”。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和馬科斯總統在泰國曼谷成功會晤。習主席強調,雙方要多出實招密切人文交流,夯實中菲友誼民意基礎。這為我們下一步深化兩國文化交流互鑒指明了方向。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包括菲律濱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新機遇。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繼續深化中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菲律濱、走向世界。
黃文輝市長表示,廈門是中菲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和見證者。過去20年間,多位菲律濱總統曾率團訪廈。1984年,廈門市與宿務市結為國際友城。1995年,菲律濱在廈門設立總領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國在福建省設立的首個領事機構。2020年9月,中菲兩國執政黨會談在廈門舉行。2020年和2021年,菲律濱連續兩年作為主賓國參加在廈門舉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雙方在經貿、文化、教育、人文等各領域合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前,廈門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信通過本次活動能進一步促進廈門與菲律濱的務實交流合作,深化中菲兩國傳統友誼,更好造福兩國人民。衷心希望各位僑領鄉賢繼續發揮融通中外的橋樑紐帶作用,積極參與和支持廈門的建設發展,譜寫中菲友好新篇章。
楊華鴻主席表示,“中菲人文之驛”始終秉承溯源菲華文化,感知今日中國,品味中華文明,促進中菲交流互鑒的宗旨,不斷開拓創新,致力於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互鑒。一年來,一場場接踵而至的文化活動,為隔海相望的中菲兩國牽起了一條條人文交流的紐帶,為中菲兩國加強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提供了嶄新的平台,不僅消弭兩國文化間的距離和隔閡,促進民眾間心與心的溝通,也讓中菲人民友誼的橋樑更加牢固,兩國的關係更加具有韌性和活力。在“中菲人文之驛”這個優質平台下,更加豐富多彩的人文活動將為中菲人文交流合作創造新的歷史機遇,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本期活動舉辦了《中菲人文之驛熱議詩文集》《中菲人文之驛徵文獲獎作品集》新書發佈儀式。在“中菲人文之驛”持續作用和影響下,一大批心繫中菲關係發展的中菲民眾源泉萬斛、撰文作詩,用真情和筆墨書寫下對中菲人文交流的洞見與期待,講述新時代兩國友好交往故事、兩國交流合作新篇,形成了兩部代表作文集。儀式上,黃溪連大使、楊華鴻主席等共同發佈兩部文集,鼓勵大家接續努力,爭當中菲人文交流的紐帶和使者。
在主題活動環節,廈門市向在場嘉賓介紹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海絲中央法務區最新建設發展成果。歌仔戲《僑批》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為載體,聚焦閩南華僑下南洋的艱辛歷史和敢闖敢拚的開拓精神,展現華僑華人深厚的家國情懷。交響詩《陳嘉庚》以音樂與沙畫互為映襯,莊嚴且深情地再現了“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興教興學、為國為民的傳奇一生。在“菲律濱青年眼中的中國”節目中,來自廈門大學與菲律濱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的學員們朗誦《禮運大同篇》《靜夜思》等篇目。他們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展現了中文的音韻美、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美和中華國學典籍的底蘊美,獲得了在場嘉賓的肯定和讚許。在廈菲律濱留學生們展示了閩南特色海鮮肉粽的製作過程,體驗手掌間的中國民俗和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深入走訪廈門軍營村的屋簷之下、田野之間,用腳步探尋中國農村的脫貧致富之道、振興發展之道。
菲律濱分會場舉行“新時代中國的非凡十年”圖片展、福建工藝品展以及茶藝和美食展示。圖片展彰顯了新時代十年“中國之治”的精彩故事,記錄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追夢足跡,展現了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和衷共濟、攜手共進的時代華章。福建工藝品展聚焦福州漆器、泉州木偶、漳浦剪紙等工藝品,表現出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鮮活文化形態和鮮明藝術特色。
在茶藝和美食展示環節,一段宣傳片講述茶文化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介紹了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今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重要成就(其中涉及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包含了福建省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從燙杯、賞茶、洗茶再到泡茶、悶茶,精細的中國茶道吸引了在場每一個人的目光,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一盤盤富有閩南文化特色的美食佳餚色香形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活動現場反響熱烈,與會嘉賓紛紛表達對“中菲人文之驛”更多精彩活動的期待。
使館李薇參贊、王悅參贊兼總領事、熊勝參贊,廈門市政府秘書長黃傑、市政府副秘書長練更生、市僑辦主任何秀珍、市外辦主任張權、市僑聯主席陳俊泳,駐達納卯領事黎林、駐佬沃館長領事任發強、駐宿務總領館領事羅新良(臨時負責館務),菲華商聯總會、菲律濱中國商會及各主要菲華僑團代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嘉賓、在菲留學生代表及菲律濱和廈門方面千餘人線上線下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