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今明兩年通脹預測維持2%-4%;2025-2026年保持相同水平
本報訊:馬科斯政府的經濟管理人員在未來兩年將通脹目標區間維持在2.0%至4.0%之間,並在此後的兩年內設定相同的上限。
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週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內閣級經濟集群發展預算協調委員會(DBCC)在12月5日的會議上決定,保留2023年至2024年的當前通脹目標,並設定2025年至2026年的目標在相同水平。
發展預算協調委員會作為政府的經濟管理者,由財政部長、國家經濟發展署署長、預算部部長以及央行行長等官員組成。
央行表示:“此次宣佈中期通脹目標符合央行對透明度和問責制的承諾,以及貨幣政策的前瞻性方針。”
央行表示:“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結構和未來幾年的宏觀經濟狀況,3.0%±1.0%(2%-4%)的通脹目標範圍仍然是價格穩定中期目標的適當量化代表,這對菲律賓來說是最佳的。”。
今年,我國今年迄今的平均通脹率為5.8%,超過了政府2%至4%的目標範圍,在11月達到了14年來的最高水平,為8.0%。
同樣,發展預算委員會預計今年的平均通脹率為5.8%,只要12月份的讀數不超過8.5%,通脹率就可以達到。
儘管如此,央行表示,菲律賓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其基礎是放寬流動限制、增加投資以及恢復商業和旅遊相關活動。
因此,央行表示,“在央行為維護價格穩定而實施的貨幣政策緊縮期間,國內需求將保持穩定。”
央行表示:“政策利率的提高也將支持中期增長前景,因為價格穩定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並保持了家庭的購買力。”
週四,央行決定從12月16日(星期五)起將利率上調50個基點,隔夜逆回購利率升至5.5%,隔夜存款利率升至5.0%,隔夜貸款利率升至6.0%。
貨幣政策或利率是央行通過提高借貸成本控制貨幣供應來穩定通脹的工具之一。
較高的借貸成本可能會使消費者和企業減少支出,從而減少經濟活動或降低需求,最終降低價格。
央行表示:“央行的一系列政策利率調整旨在應對通脹前景的風險,並在經濟繼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同時,將通脹預期錨定在政策範圍內。”
央行補充稱,預計全球石油和食品價格將在政策範圍內放緩,從而緩解國內商品價格的壓力。
然而,它表示,國內農業生產繼續面臨挑戰,特別是來自天氣擾動、動物疾病和全球供應限制。
央行表示:“出于這個原因,央行繼續支持政府及時實施非貨幣措施,以應對供給側價格壓力。”
政府決定保留中期通脹目標,這是央行承諾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使通脹在中期內達到目標一致的基礎。
展望未來,央行表示,它將繼續密切監測價格發展,並根據其任務規定及時實施貨幣政策行動,以保持價格和金融穩定,有利于可持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