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勁的國內需求阻止經濟衰退
本報訊:通脹上升和預計的全球經濟放緩將在2023年損害經濟,但一位經濟學家表示,國內需求有望提振國內經濟,並緩解外部風險的影響。
宏利投資管理全球宏觀戰略聯席主管蘇·特林赫(Sue Trinh)在週一的一次虛擬簡報會上表示,美聯儲關鍵政策利率何時增加投資者擔憂的不確定性,這些因素被認為會加劇市場波動。
然而,她對國內經濟的任何衰退都不以為然,她指出,菲律賓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與這些事件相對隔絕,她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她表示:“然而,考慮到通脹上升以及相當激進的貨幣緊縮的基本影響,國內需求可能會稍有緩和。”
儘管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強勁,但經濟管理人員最近仍保持了政府對今年6.5%至7.5%的增長預期。
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同比增長8.2%,高於上一季度的7.8%。
第二季度增長放緩至7.5%,但第三季度有所改善,增長7.6%。
今年前九個月的增長率為7.76%。
這一產出是在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關鍵政策利率持續上調的情況下產生的,該政策旨在幫助解決更快的通貨膨脹率,截至今年11月,通貨膨脹率平均為5.6%,超過了政府2%至4%的目標範圍。
自今年4月以來,月度價格漲幅超過了政府的目標區間,這主要是由於俄烏衝突導致國際市場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
大多數經濟體的情況幾乎相同,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40年來的最高水平。
因此,自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的關鍵利率總共上調了425個基點,截至12月14日,已升至4.25至4.5。
美聯儲加息是央行提高其關鍵政策利率的因素之一,理由是需要確保與美國的利率差距足夠大。
儘管存在這些因素,特林赫表示,預計明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形勢將有所改善,“在此期間,這些不利因素可能會緩和,為金融市場帶來更有利的條件”
她表示:“我們的基本情況是,即將到來的負面需求衝擊足以讓增長擔憂超越對通脹的擔憂,這可能為美聯儲在2023年第四季度採取鴿派立場並可能放鬆利率鋪平道路。”。
她補充說,該公司預測的主要風險涉及“滯脹低谷的時機、中國全面重新開放以及美元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