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檢測到2例奧密克戎亞BN.1變體
本報訊:據衛生部稱,菲律濱已檢測到2例奧密克戎亞變體 BN.1。
BN.1是 BA.2.75 的子系,被歐洲疾病控制中心視為“正在監測的變體”。
衛生部昨天發布的最新生物監測報告稱:“該變體最初被研究人員注意到,因為它的流行率和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逸能力增強。”
它補充說:“然而,目前關於 BN.1 的證據並未表明它與原始奧密克戎變體相比,在致病嚴重程度和/或臨床表現方面有任何差異。”
在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該變體病毒特徵與奧密克戎有顯著差異之前,它將一直被歸類為奧密克戎。
最新的衛生部報告顯示,菲國還錄得了342例新增奧密克戎亞變體病例。
在351個樣本中,145個被分類為奧密克戎BA.2.3.20,1例被分類為BA.4,76例被分類為BA.5,72個被分類為XBB,8例被分類為XBC,40例被分類為其他奧密克戎亞變體。9例被描述為沒有被分類譜系。
樣本由熱帶醫學研究所和菲國立大學—菲律濱基因組中心進行測序。
在新增的145例BA.2.3.20 病例中,1例是歸國的海外菲律濱人,其餘144例是本土病例,來自除第 7、8、10行政區和穆斯林棉蘭佬摩洛國自治區以外的所有地區,測序是在12月19日至22日進行。
新增的BA.4病例來自4A行政區,而所有新增的8例XBC病例都來自第11行政區。
根據衛生部在昨天發布的數據,所有新增的BA.5病例都是來自1、3、4A、4B、5、6、12、穆斯林棉蘭佬摩洛國自治區、科迪禮拉地區、加拉牙地區和國都區的本土病例。
在新增的72例XBB 病例中,2例是歸國菲僑,其餘是來自4A、6、7、9、11、12、穆斯林棉蘭佬摩洛國自治區和國都區的本土病例。
雖然阿爾法和德爾塔等之前的“關注變體”最終逐漸消失,但奧密克戎及其子系在整個2022年都佔據主導地位。
所有奧密克戎變體病例的病情往往較輕,因為它們在肺部的沉積較少,在上鼻道的沉積較多,會引起發燒、疲倦和嗅覺喪失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