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小馬上台未能改善人權
本報訊: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昨日表示,總統小馬科斯去年上台後持續進行掃毒戰,“什麼都沒有改變,我們對菲律濱情況非常失望,也沒有看到小馬科斯實現對人權的任何承諾”。
人權觀察昨日發表2023世界人權報告。
針對菲律濱的情況,報告中說,前總統杜特地任內充斥政治威脅和恐嚇,數以千計住在城市的貧民因“掃毒戰”遭法外處決,菲國民主制度遭嚴重破壞;而小馬科斯去年6月底就任後,“人權狀況幾乎全無改變”。
報告指出,小馬科斯試圖向國際社會保證,他致力維護人權,並表示新政府將展開“略有不同”的掃毒戰,更聚焦於協助成癮者戒毒,但警方和政府仍持續非法使用武力。
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在記者會說,因為小馬科斯當局對掃毒戰論調有所改變,更致力做好公關工作,“國際社會似乎很高興小馬科斯取代杜特地,因此情況一定會變好”,但實情是菲律濱仍持續掃毒戰,僅少數幾件法外處決案件送上法庭。
人權觀察報告指出,菲律濱大學第三世界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小馬科斯上台後3個月,菲國至少有90人因“毒品相關暴力”喪生。
不過,菲國警發言人法哈度11日告訴詢問者日報,小馬科斯上任後半年,因涉及毒品犯罪遭殺害人數為61人。
另外,人權觀察報告引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去年9月表示,菲律濱主要人權問題包括持續的“騷擾、脅迫、逮捕、攻擊、抹紅社運人士,以及警方持續進行毒品相關殺戮”,且“人權遭侵犯和踐踏的受害者訴諸司法的機會仍非常有限”。
報告指出,馬尼拉當局和軍方時常指控社運人士為菲共叛亂分子的支持者。這種沒有證據的指控被稱為“拋紅帽子”,菲軍警時常利用社群媒體“拋紅帽子”並威脅社運人士;許多案例中,遭抹紅人士往往被不明槍手殺害。
羅伯森說,小馬科斯政府不能只是空談,必須建立問責制,對掃毒戰展開調查和起訴,並釋放因不實指控遭關押的前參議員黎利馬。
他表示,小馬科斯政府至今“什麼也沒做,因此我們對菲律濱的情況非常失望,沒有看到小馬科斯實現對人權的任何承諾”。
黎利馬是“掃毒戰”主要批評者之一。她被指控2010到2015年擔任司法部長時涉嫌收受獄中毒梟賄款,於2017年2月被捕後關押至今。人權團體和反對派人士形容黎利馬被捕是政治迫害。
另一方面,馬尼拉當局為整肅警方涉及毒品交易,近日要求約300名高階警官“禮貌性請辭”,接受調查。
對此,羅伯森認為,此舉是很好的政治動作,但如果真要追究掃毒戰法外殺戳的責任,不能只是搞這類噱頭,必須展開更認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