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貿易逆差擴大至45.96億美元
本報訊:菲律賓統計管理局(PSA)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進口收縮速度快於出口,但2022年12月,菲律賓貿易逆差繼續擴大。
去年12月,貨物貿易差額(BoT-G),即進出口總值之差為45.96億美元,比11月的37.09億美元赤字更大,但比2021年同月的51.16億美元赤字要小。
亞太大學高級經濟學家希德·特羅薩表示:“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最好是對地緣政治風險和隨之而來的經濟風險的擔憂。”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持續的衝突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美國和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對其與莫斯科的貿易安排進行了修改。
特羅薩表示:“因此,這些不安情緒已經影響到了對外貿易,並導致了出口和進口的難看的放緩。”他補充說,進口和出口的放緩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
當月進口收入同比下降9.9%,從113.95億美元降至102.63億美元,也反映出上個月進口收入從108.09億美元下降。
鋼鐵進口出現下降,下降41.7%;雜項製成品增長15.3%;運輸設備下降10.9%;電子產品下降10.8%;工業機械和設備下降8.6%;電信設備下降1.3%;以及其他食物和活的動物下降1.0%。
這些抵消了金屬礦石和金屬廢料進口的增長542.9%;穀物和穀物制劑增長15.9%;礦物燃料、潤滑油和相關材料增長13.4%。
中國仍是當月最大的進口商品供應國,占當月進口收入的22.7%,達到23.3億美元。
緊隨其後的是印度尼西亞,為10.7億美元,占10.4%;日本為8.0985億美元,占7.9%;美國,6.9975億美元,占6.8%;韓國為6.9785億美元,占6.8%。
今年迄今為止的年度進口總值為1371.6億美元,與2021年記錄的1168.8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7.3%。
出口從2021年12月的62.78億美元下降至56.67億美元,降幅為9.7%,也低於11月的71億美元增長。
10個主要大宗商品類別中有6個出現年度下降——椰子油下降39.5%;化學物質下降24.7%;電子產品下降13.9%;其他製成品下降9.8%;金屬成分下降3.0%;以及電子設備和零件,下降2.7%。
陰極和陰極材料的出口增長了69.1%;點火接線組和其他接線組增長24.0%;其他礦物產品增長13.2%;機械和運輸設備增長12.4%。
中國也是當月出口額最高的國家,出口額為9.8084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7.3%;其次是美國,出口額8.115億美元,占14.3%;日本7.9358億美元,占14.0%;香港,5.6993億美元,占10.1%;新加坡為3.4641億美元,占6.1%。
截至目前,年出口收入為788.4億美元,比2021年的746.5億美元增長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