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袁隆平还有这样一个心愿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已经离开大家两年了。袁老广为人知的“禾下乘凉梦”,至今仍令人倍感珍视和动容。而你知道吗?他还有一个心愿——“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中国杂交水稻“出海生根”的故事,可以从菲律滨讲起——
“土办法”搞出“新鲜事”
拿一根竹竿,或用长绳扯住两头,在正处于花期、间隔种植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穗头上来回扑棱,进行辅助授粉。这种土办法人称“赶粉”。
1979年4月,袁隆平在菲律滨出席了国际水稻研究所举办的一场水稻国际学术会议,向与会的世界各国农学家们介绍“赶粉”技术。
那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也是袁隆平第一次出国。杂交稻在当时的国际农学界还是个“新鲜事”。会上,这位皮肤黝黑、身形瘦削、精神矍铄的中国专家,吸引来多国专家的热切目光。后来,袁隆平本人曾回忆说,他看到大家纷纷点头,对自己的介绍“很满意”。
国际水稻研究所高级育种科学家乔哈尔·阿里至今仍珍藏着那次会议的资料。他用“石破天惊”来形容当年听到袁隆平介绍技术时的感受。 “如今,授粉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但技术源头还是袁隆平。”
袁隆平与菲律滨结缘并非偶然。 1973年,在中国杂交稻科研攻关最后冲刺阶段,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了重要“外援”——编号IR24的水稻品种。
1982年,袁隆平再次来菲律滨出席杂交稻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方这样介绍他——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稻“出海”记
上世纪90年代初,杂交水稻育种、制种和种植技术日益完善,走出国门时机逐渐成熟。菲律滨苦粮食短缺久矣,成为中国杂交稻“出海”的首批目的地国家之一。
1999年,菲律滨企业西岭农业技术公司开始尝试引种中国杂交稻。公司董事长林育庆特意来华拜会袁隆平,而袁老也派出自己的学生作为技术骨干,鼎力支持。
然而,首批精心挑选的50余个杂交稻组合全部遭遇水土不服。当地高热天气让它们长得过快,吸收养分不充分,热带稻瘟也将秧苗折腾得东倒西歪,以至于当时有专家认为杂交稻只适合温带气候,在热带长不了。
背靠中国技术团队,林育庆决心试一把。在菲律滨内湖省,西岭农技购置了一片农地作为试验田。近3年间,上千份育种材料、测交试验上千次,没结果。他们依然不轻言放弃。
2003年旱季,2000公顷试种有结果了,新品种平均产量达8.5吨/公顷,是普通稻的一倍,且耐旱、抗稻瘟。新品种组合被命名为SL-8号,很快被大面积推广。仅用了两年,种植面积就超过10万公顷。
在热带杂交稻攻坚的过程中,林育庆同袁隆平以及中国团队结下了深厚友谊。袁老后来每次来菲,林育庆都会陪他去田间地头了解情况。
“我知道他爱吃辣,比如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还爱搓麻将。”林育庆回忆说,袁老回国时只带芒果干、文化衫等小纪念品,比这贵的一律拒收。
愿世上再无饥馑
杂交稻家族在菲律滨日益壮大,SL-8大获成功后,西岭农技又推出多个优质米组合。据介绍,中国隆平高科近年来也开始在菲展开商业化运营,多个产品组合不仅适应菲气候条件,且具备抗病、抗倒伏、米质优等多方位优势,即便在水肥条件欠佳的情况下,仍可保底稳产7吨/公顷。
截至2022年,菲律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60万公顷,约占菲水稻种植总面积30%。
不过,当地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按菲统计局2022年9月发布的数据,菲律滨2021年进口稻米298万吨,同比增长33.7%。菲政府计划,未来5年将再推广种植190万公顷杂交水稻。
目前,杂交水稻已远播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这样描绘他的心愿——世界上只要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算,可多养活4到5亿人口。
阿里告诉记者,粮食安全问题攸关人类发展,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数以亿计人口的粮食问题,对全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更像父亲、祖父一样激励着全球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探索之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