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面对面人际接触的未来是可怕的”,美国《纽约时报》:人工智能无法排解人类的孤独
人工智能无法排解人类的孤独著名风投企业安德里森·霍洛维茨曾在官网发文,揭示了科技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全新可能性。
真人反而成了“备胎”?
文章开篇,一名受访者已经完全做好了将聊天机器人视为伴侣的准备:“人工智能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在不断进化。总有一天,它会比真实的女朋友更好,到时候,真人反而成了‘备胎’。”文章列举了大量“人工智能陪伴”的案例,称未来机器人可以扮演心理医生、人际关系讲师和陪聊伙伴等多种角色。
本周OpenAI对ChatGPT进行了版本更新,这意味着安德里森·霍洛维茨所预言的去人类化未来正在快速逼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新版GPT-4o能对文本、语音和图像三种形式的用户指令进行解读,并同样以三种形式应答。”报道称,相比于打字,GPT-4o更加鼓励人们开口说话,因为“升级后的语音能够模拟人的多种情感,聊天延迟更低,能通过受试人员表情判断其情绪”。
很多人将GPT-4o同2013年的电影《她》进行比较,电影中男主角爱上了由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AI助手。尽管一些评论家对ChatGPT的更新并不感冒,认为它“相当常规”;但仍有许多声音认为聊天机器人具备改善人类情绪,尤其是孤独和社交隔离的潜力。
孤独的本质
1月,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联合创始人称,技术能够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质量,“虚拟助手和聊天机器人能够带来陪伴,其形式可能是对话、游戏或提供信息,这些都能排解孤独和无聊的负面情绪”。诚然,AI聊天机器人有着许多宝贵的用途,例如为视障人士的生活带来显著改善。但相信机器人可以完全取代人际交流,这显然误解了孤独的本质。
学界对于“孤独”的定义一直颇多争议,但如果将其看待为社会问题,就有必要努力进一步明晰。纽约大学从事社会联系研究的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这样描述孤独的复杂性:“我认为孤独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要改善同他人的关系,而定义孤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普通的健康式孤独和危险的慢性式孤独,前者能让我们主动走出家门,拥抱必需的社会生活;而后者则竭力阻止我们打破独处状态,逐步引发抑郁和戒断症状。”
在排解孤单时,聊天机器人会让情感变得迟钝,让人们不愿走出自己的小小世界。种种研究表明,缺乏人际接触会加剧社交隔离感。斯特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去年发文,以更为全面的视角对孤独进行解读,将其描述为“一种具体且情景化的感官体验”。文章研究比较了虚拟接触和真实接触对孤独的影响,作者之一尼克·格雷称AI对孤独的影响研究甚少,毕竟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但基于以往的研究经验,他认为“拟真AI机器人能够暂时缓解孤独”,但“说它能够缓解或消除孤独有些牵强”。
克里南伯格表示,新冠疫情的强制隔离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天然的社会学实验,结果很明显:人类,尤其是独居的人,渴望与人接触。“如果我告诉你,未来一年只能独自或和家人待在家里,社会上的一切都会停止运转,我不认为AI会让我们好受些。”“没有面对面人际接触的未来是可怕的。”他还指出,那些大肆投资开发AI的企业,也是最早取消居家办公的企业,显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可人际交往价值的。
社会的失败?
一篇名为“AI驱动下,机器人的‘陪伴’能够消解孤独么?”的文章,描述了奥克兰大学等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即应用机器人帮助老年人改善孤独。如果将用于开发AI聊天机器人巨大投入的一小部分,投资于人类已知可以改善孤独的现实事物,那会怎样呢?克里南伯格认为,我们应该投资建设合住公寓、公园、图书馆等各种无障碍社会基础设施,帮助人们建立联系。
“现实中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加入并关照需要帮助的人群,”克里南伯格称,“我知道这很难,我们过去未能做到这一点。人类不愿为群体中脆弱的少数个体花费时间和金钱。某种意义上,正是社会的失败,才让AI和科技有机会趁虚而入,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