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本土新闻 > 新闻详情

李克強訪菲對鞏固睦鄰友好有重要意義

发表时间:2017-11-07 09:59:56 作者:菲律宾商业 更多文章 评论( 0 )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稱,李克強總理將訪問菲律賓,是中國總理時隔十年首次正式訪菲。此訪對鞏固中菲睦鄰友好,推動中菲關係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有記者提問,昨天中方發佈了李克強總理將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訪問菲律賓的消息。中方如何看待當前的東亞合作及中菲關係?對此訪有何期待?

  華春瑩介紹,李克強總理將於11月12日至16日赴菲律賓岷裡拉出席第20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12屆東亞峰會等活動,並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

  “今年是東盟成立50週年、東盟與中日韓合作啟動20週年,明年將迎來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無論是中國與東盟關係還是東亞合作都正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華春瑩說。

  她表示,2017年,為深化東亞區域合作,中方在東亞合作平台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合作倡議,涵蓋互聯互通、糧食安全、減貧、旅遊、反腐敗等領域,得到各方積極響應。中方期待此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聚焦發展與合作,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社會人文和非傳統安全等領域務實合作,發出共謀發展、共迎挑戰的積極信號。相信李克強總理出席今年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對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關係、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以及推動東亞區域合作邁上新台階具有重要意義。

  “中菲是傳統友好鄰邦。自去年兩國關係改善以來,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加,務實合作全面展開,海上對話合作重新啟動,中菲關係不斷向好發展。李克強總理此訪是中國總理時隔十年首次正式訪菲,將同杜特地總統舉行會談,會見菲方其他領導人,並將見證簽署有關領域合作文件。相信李克強總理此訪對鞏固中菲睦鄰友好,推動中菲關係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華春瑩說。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中國外交部6日就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訪問菲律賓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陳曉東表示,應東盟輪值主席國菲律賓總統杜特地邀請,李克強總理將於11月12日至16日赴岷裡拉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包括第20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12屆東亞峰會,並在會後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此外,李克強總理還將出席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舉行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

  這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後,中國政府首腦首次出訪,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開局階段的一次重要行動。這次訪問對於鞏固和深化中菲睦鄰友好合作、促進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推進東亞區域合作進程、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陳曉東表示,近年來,東亞保持總體穩定和較快發展,為國際政治格局注入正能量,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拉動力。今年是東亞區域合作的“大年”,恰逢東盟成立50週年和10+3合作啟動20週年。明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中國-東盟關係將開啟轉段升級新徵程,東亞合作將迎來新機遇。中方期待此次系列會議聚焦對話合作,努力擴大共識,共謀互利發展,共同應對緊迫挑戰,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社會人文、非傳統安全等領域合作,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東亞作出新貢獻。

  李克強總理屆時將介紹中共十九大精神,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方針,以及中方對東亞合作的政策主張,提出各機制下深化務實合作的近30項新倡議,涵蓋互聯互通、糧食安全、減貧、旅遊、反腐敗等諸多領域,推動中國-東盟合作提質升級,帶動東亞合作邁上新台階。

  王受文表示,東亞峰會國家在世界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國均為中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中方將與各國一道,共同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體系,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維護來之不易的世界經濟復甦勢頭,為促進本地區經貿合作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评论( 0 )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