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生活是怎么一种感受?
在菲律宾生活是怎么一种感受? 一 初识马卡提 马卡提市,马尼拉都会区中的一座城市。至于这个马尼拉和马尼拉都会区怎么理解,各位可以自行百度一下,简单地说,马尼拉是一座城市,马尼拉都会区是涵盖了马尼拉周围十五个城市的一个大区,其中就包括了菲律宾第一大城市奎松,金融中心马卡提和Mall of Asia所在地帕赛,由于PLDT公司在马卡提,所以我们公司显然也要选在马卡提了。 马卡提不大,主要高楼都建在阿亚拉大街两侧,整个马卡提城区是一个三角形,西边是帕赛,北边是马尼拉,南边是阿基诺 射击开始!首先,教练会讲解安全事项,教如何握枪,如何击发,一切OK之后,教练会在弹夹里装上子弹,将靶子挂上(其实就是一张硬纸板,下回可以自带讨厌的人照片)移到5米远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射击了。 一般人第一次开枪都会比较谨慎和紧张,主要是因为对枪的后坐力不够确定,当打完第一枪之后,基本了解了枪的性能,后面的射击就会比较放松。这家射击场用的子弹是Light版的,就是装填火药比较少的版本,所以后坐力也会小不少,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大的后坐力。如果不握紧枪,后坐力会导致枪口往上抬的幅度比较大。 在5米的距离上,本人基本上可以射中靶子中间两个环,但是想要枪枪命中中间的环,难度确实不小。因为每把枪的弹道是不一样的,想要打出好成绩,就要先熟悉自己手上这把枪,然后,握枪一定要稳,不要以为三点一线做到了就能百发百中,如果在子弹射出枪管的瞬间枪的位置因为没抓稳发生了变化,那么就真的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打完十发子弹,教练把靶子往后移了移,移到了7.5米的地方,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偏出中间两个环的弹孔了,再往后移到十米,就会出现打到靶子边缘甚至脱靶的情况。跟我同来的兄弟用我手上的这把枪打十米的靶连续几个脱靶,原因就是不熟悉这把枪的弹道,再加上握枪不太稳,击发的瞬间枪发生了位移。 打完50发子弹,说实话,还是有点累的,打到后面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握枪没有一开始稳。而且我这把枪有点燃烧不完全,每打一枪都会喷出点火药,打完之后一手的黑火药点。不过,确实很有意思。而且通过实弹射击,还学到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就是,电视里面,特别是香港拍的那些警匪片都是瞎扯淡。手枪的精度,实际上是非常低的,像那种运动中二十米外一枪爆头的几率,基本上和中国国家队踢赢意大利国家队的几率差不多。当然,经过训练的警察和军人十米内的命中率还是可以保证的,只不过这里说的是命中,而不是击毙,命中哪里这个真说不准,而且大多数不是致命位置,所以那些喊着让警察打中罪犯的腿的键盘侠们,你们可以歇歇了,这对于普通警察来说真的做不到。十米的静态靶都很难做到指哪打哪,何况是运动中的犯罪嫌疑人呢。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如果遇上恐怖袭击,恐怖分子用手枪在十米外指着你,立刻掉头以Z字型放心大胆地跑路即可,真的不用担心被爆头。本身打中你的几率就非常的小,而且就算打中了,也基本不会是致命伤,继续跑就行了。一个弹夹的子弹就那么几颗,只要不是仇家追杀,没人愿意在你身上多浪费子弹的。 当然了,这只是最普通的射击,如果后面铁云找到了打猎的地方,一定会再写一篇新的射击心得的。放图两张,军迷们鉴定一下这是什么手枪。 九 医疗(一) 在国外生病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一来对当地的医疗系统不太了解,二来在没有当地各种保险的情况下,医疗费用可能会比较高,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常见病,可能医生讲的内容和开的药根本就听不明白。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情还真就被遇上了。 病情:怀孕5周,得疑似带状疱疹,因为是怀孕早期发病,并不敢自行诊断用药,只得去医院听取建议,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医疗系统。之前听同事讲过说Makati Medical Center收费很高,所以也不敢怠慢,把所有现金——大约10000p和储蓄卡信用卡都带着,以防不备之需。据说中国城那边的崇德医院和光坦医院有华人医生,而且价格也比MMC便宜不少,可以供各位参考。另外,Rizal Park附近有好几家医院,都是比较大型的医院,不过鉴于菲律宾的交通情况,建议先就近找大医院就医。 MMC就在阿亚拉大街的南侧,RCBC大楼对面,是一栋蓝色的建筑,医院占地面积大概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或者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差不多,床位数600,还没有第四人民医院多,这是马卡提唯一的一座大型医院,为全市60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相比之下,三线城市泰州市的主城区海陵区,有四家比它大得多的医院,为全区50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可见菲律宾的医疗事业的发展还是很欠缺的。 我们到了MMC,先去门诊大楼,进去之后没有看到挂号处,便去问Information Desk。Info Desk的老太太耐心地听完我们的叙述,告诉我们出门左转,去急诊看病。 出门左转,进入急诊厅,急诊厅不大,进门是几排座椅,坐着二十来号候诊病人,候诊区后面角落里有个取号的地方,提供一下个人信息,取一个号,就可以坐着候诊了。大概十分钟之后,大厅中间的triage人员会叫名字,过去之后,测一下体温和血压,了解一下基本病情和信息。我们是第一次来,没有预约好的医生,triage的医护人员会给分配医生,然后就可以坐回去等了。如果是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会被送到隔离室等候,我们就被怀疑是水痘患者,给送过去了。送进隔离室之前,还要去注册窗口注册一下,然后就可以等待医生来诊断了,我们被告知今天病人较多,需要等2小时左右。 然后就是在隔离室里面漫长的等待,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大约两个小时之后,一名年轻医生出现了,经过简单的询问和检查,确定为带状疱疹,但是因为是孕妇的缘故,他没有给开治疗类药物,让我们要去问妇产科医生,只是给开了一些止疼止痒类药物。由于今天是法定节假日,妇产科医生不上班,所以诊疗结束,可以付账走人了。 账单总金额:2007.53PHP,其中医生诊疗费用800P,急诊费用1200P,探针使用费(应该指的是体温枪使用费)7.53P,没有药费,药可以在医院的药房购买,也可以拿着处方去外面的药店购买。 第二天再过去,找妇产科医生。依然是诊疗费用800,检查完毕,妇产科医生说,再去看一看传染科医生吧,诊疗费1000,看完医生,医生建议做几项检查,尿检收费385,血检收费500,RPR检查收费450,两天消费了5142.53PHP,没有开药。相比之下,国内如果看三次医生,做个尿检和血检,估计也就百元出头吧。前面讲过,这边人的平均收入大概是人民币1500左右,首都区域收入有可能略高,但是简单的一次看病就要花掉一周多的收入,还是很让人难以接受的。 说完治病,再来说说药的事情。刚才讲了,菲律宾的药房是和医院独立的,你可以在医院买药,也可以在外面买药。但是药价整体也很高。一小瓶30ml的炉甘石要110P,60ml的碘酒要170P,一颗莫西沙星要200P。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国内的药店这些药分别是多少钱。菲律宾药品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药不能自产,只能通过进口获得,再加上基本上是垄断经营,大街上就只看到mercury drug一家药店,所以价格自然就很高了。 当然了,对于本地有工作的人而言,他们会有PhilHealth或者其他的医疗保险,应该会减轻不少经济压力,但是如果是比较大的治疗,压力还是会很大的,因为一个月2000人民币在马卡提真的只够基本生活用的,而住院一天,医生的诊疗费就要3000P,不包括做各种检查,用各种药的费用。 菲律宾是个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医院的定价也是根据市场情况来的。相比之下,国内的医疗费用政府干预的程度还是很大的,一个普通号12元,专家号二三十元,这还是改革之后的价格,也就是说,之前还要低。如果有医保,糖尿病的紧急住院治疗一共也就需要自费3000元,而普通的门诊治疗一般不会超过千元,这个费用里面还是包含了药费的。实事求是地讲,即使对于城镇月收入3000的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这个费用是可以承受的。和菲律宾一对比,则幸福感油然而生。至于药费,进口药都贵,但是很多药中国都是可以自行生产的,这些药就比菲律宾便宜很多了。至于国内很多键盘侠和媒体所说的成本2元买到上百元的药,其实你们可以去扒一扒自己电脑CPU的成本,那是用沙子里面提炼出的硅制作的,这个成本貌似更低一些。另外,医闹这种事情在菲律宾是不会发生了,毕竟每个医院都有持枪保安。即使没有保安,有纠纷就打官司对于菲律宾人民来说也是常识。其实对付国内部分不受欢迎的病人及家属,以及网上部分键盘侠们,建议他们出国治病真的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当然了,国内的医疗体系问题还是很大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分级诊疗制度,这直接导致了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用我自己的话说,比医院对面的万达广场都繁忙。相比之下,菲律宾是直接用市场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的。MMC条件好,那么他的诊疗费用就贵,还不接受PhilHealth,那么很多人如果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或者重病,就会考虑去其他医院了。我记得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北京那些大医院,号贩子手上专家号的价格,才是专家们真正的价值。虽然这句话是个玩笑,但是确实很有道理。一名全国顶级的专家,挂号费也是二三十,这简直就是对知识的侮辱。看看中兴华为的高端科学家的工资,那才是真正市场化了的知识的价值。现有体系下,医生合法的收入不高,部分医生就通过收受回扣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引得网民痛骂,但是谁不想光明正大地凭本事赚钱呢?计算机专业的博士起薪四十万,医学博士起薪十万,如果没有灰色收入作为补充,这样长久下去,哪有人会愿意去做医生呢?所以铁云认为,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私立医疗机构一定会高速发展,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高质高价的服务,而公立医疗会逐步变成公益性的,为中低收入人群服务的,治疗常见疾病的机构。中国的私立医疗市场一定大有可为,毕竟,这是个资本说话的世界。 十 终章 转眼走到了吕宋漫记的终章,毕竟让宝宝在菲律宾出生不如在家里稳妥,再加上又接到了某个行业世界第一的公司的邀约,故本人决定启程回国。 作为一个有工签的人,要回国可没有那么简单,必须经过漫长的降签过程,降签之后还要办理一个ECC才能出境。某网上有降签的详细流程以及费用,只是没有说时间,在这里提醒一下,不管是自己公司办还是找代理办,菲律宾9G工作签降签加办理ECC都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来办理。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建议给办理降签和ECC留一个月的时间,有备无患。以免时间不够造成损失。 在等待降签的时候,我们前往一个小众海滩去度假了。关于菲律宾的旅游,本人不想多说,只想说两点,第一,菲律宾最出名的长滩岛并不一定是风景最好的旅游景点,但是旅游业发达造成了它的配套很齐全,相比之下,像杜马盖地这样的地方虽然风景秀丽,但是条件不太好,有些地方可能连洗澡的热水都没有,想去的要考虑一下。第二,亚航开通上海到长滩岛的航线,相比其他旅游胜地,长滩绝对是从上海出发性价比最高的自由行路线之一了,想出行的可以考虑。至于小众的地方,并不适合游客独自前往。 我们的机票是凌晨5点的,鉴于那段时间移民局官员闹罢工,我们一点多就去了机场。机场行李托运和办票的效率非常低,一定要耐心等待,我们走的优先通道还等了大半个小时。相反传说中罢工那一块倒是非常快,例行检查证件,3分钟不到就通关了。而且旅游签出境的时候不需要交任何的税,所以尽可能放心地把自己手上的p花完吧。 通关进去之后就是一片机场免税店,但所谓的免税店还是贵得令人发指,千万忍住不要买任何东西,在这里要插一句,菲律宾的特产是雪茄和海珍珠,当然你要是想背一包乱七八糟的芒果干当我没说。雪茄可以在Landmark的负一层买,也可以去SM商场的Cultural特产店购买,只不过略贵而已。珍珠则要去位于San Jose的Greenhills商场购买,但是购买珍珠是个体力活,除了要埋头苦挑,还要拼命还价,一般他们开出的价格都会比成交价贵接近一倍,慢慢还价吧。除了这些特产,菲律宾值得买的还有Lee和Levis,其实好像所有的国家这两个牌子都比中国便宜,真不知道它们在中国凭什么卖那么贵。 虽然免税店的东西很贵,但是星巴克却还是跟市区一个价格,这点让人感觉很好,如果有需要的,就留个500p的咖啡钱在这边的星巴克里坐一坐吧。 出国旅游和出国工作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是菲律宾这样的邻国,都有着和中国完全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何况是万里之外的欧美非洲,任何一个勇于走出国门的人,他能得到的不仅仅是国外较高的工资,还有此生不曾体会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比从书本电视上看到的鲜活一百倍,生动一百倍。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海外生活的,海外的离家之苦,饮食的不习惯,治安和国内的差距,乃至个别国家的反华问题,都是海外生活中必须克服的困难。孰轻孰重,各人自行考量,但是请先学好外语。顺便说一句,英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而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学好了英语并不能证明自己水平多高,所以不要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菲律宾是个小国,而且由于被西方殖民很久,菲律宾已经非常西化,和我们印象中的东南亚国家不太一样。菲律宾民族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追求上进的民族,你甚至可以批评他们蠢笨馋懒,不思进取。他们对历史的记性也仿佛远远不如我们,小日本在马尼拉的大屠杀规模远远超过了南京大屠杀,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我们一样修馆立碑去铭记。总之,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是我却记住了那一张张脸,一张张没有营营汲汲之色的脸,他们没有“中产的集体焦虑”,也没有对“阶层固化”的忧虑,他们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可能在首都买房,但是他们却展示给了我们生活的另一种样子。相比之下,国人的焦虑已经纷纷写在了脸上,我在菲律宾见过最焦虑的国人,悬针破印的面相像被刀砍的一样,嚼口香糖的频率能达到每分钟150次,也许这是极端的个例,但是国人的压力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这种事情听起来非常荒谬,但是我们却无法像菲律宾人一样洒脱,因为是这个社会在裹挟着你走,任何人都不能停下。归根结底这是一场资源的战争,你若停下,则会被别人夺走资源。但请记住,资源的争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野蛮发展,导致很多资源错误地给了不应该拥有那么多资源的人,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情况,那些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双商高,见识广的人会慢慢地把这些错位的资源重新分配,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投机取巧,而是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那这个学区房可以说就毫无意义。 平凡的我们终将回到平凡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孩子哭声柴米和油盐,曾和你走过阿亚拉大街,任意门外绕一大圈。吕宋一别,不知何日再见。 愿中菲两国世代友好,永无战乱。Salamat. 铁云·安德烈·马尔蒂尼 后末日五年四月廿一日
南洋吕宋漫记
后末日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凌晨,铁云乘机从上海飞抵马尼拉,正式开始了南洋生活,初次出国工作生活,虽然困难重重,但一来不能放弃思考和写作,二来可以对后人有所帮助,故决定写这篇长文。这篇长文,所记述的事情一定真实,所表达的观点则仅供参考。“写这首长诗,用一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