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致失業率攀升 逾半家庭無收入難捱過兩週
本報訊:疫情衝擊下,菲律濱2月失業率較1月攀升,約420萬菲律濱人失業。亞銀研究所調查發現,若失去收入來源,51.8%菲國家庭擁有的資源只夠支付兩週的生活必要支出。
菲律濱統計署昨日公布就業數據指出,2月失業率為8.8%,較1月的8.7%上升。
去年3月菲律濱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因實施嚴格的“加強社區隔離”(ECQ)類封城措施,4月失業率一度激增到17.7%,失業人口達730萬,創歷史新高。
隨著隔離措施鬆綁,菲國失業率一路下滑。這次是去年4月以來失業率首度攀升。
菲詢問者日報報導,杜特地政府經濟團隊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去年3月17日到5月底的類封城措施使菲國損失至少870萬個工作機會。
聲明指出,隨著經濟逐步開放,創造最多工作機會的經濟部門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160萬個工作機會)、農業(25.9萬)和工業(4.6萬)。
不過,菲律濱疫情近來升溫,昨日通報新增9296例新冠肺炎確診、5人不治,連續5天確診病例超過9000例;累計確診病例741181例,13191人病逝。
為防止疫情延燒,大岷區和周邊4省前天起到4月4日再度實施防疫等級最高的“加強區隔離”。但前天確診病例突破1萬例,再創新高,衛生部建議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將類封城措施延長一週。
總統發言人羅計昨日說,政府優先選項仍是儘早開放經濟活動,萬不得已才會考慮延長“強化社區隔離”。
另一方面,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調查發現,東南亞各國中,86.6%的印尼家庭若失去收入來源,他們擁有的資源只夠支付兩週的生活必要支出;菲律濱有51.8%的家庭面臨相同困境、泰國是30.6%、柬埔寨是22.1%。
以菲律濱為例,僅22.9%受訪家庭表示,若失去收入來源,他們擁有的資源夠支付一個月以上的生活必要支出。這意謂若類封城措施延長,逾半數菲家庭可能遭受飢餓之苦,或貧困狀況可能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