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提议武装袭击菲民用船 须纳入菲美互防条约规定内
本报讯:外交部长陆辛昨天提议,武装袭击菲律滨民用客船也必须触发美国与菲律演互防条约规定的义务。
陆辛透露,在最近发生在西菲律滨海的海上事件之后,他计划推行菲美互防条约“触发”机制修正案。
他指出,目前,美国在互防条约下的义务只能在菲律滨“公共船只”遭袭击时才会被触发。
陆辛在昨天发推文称:“中国应该更加担心。这会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努力扩大“触发”的定义,包括民用客机,这是合乎逻辑的。它已经包括了网络基础设施,如果对这些基础设施乱来,就等同于对菲律滨大都市的攻击。”
陆辛是在据闻武装中国船在西菲律滨海追赶载有一队电视台摄制队的一艘本地船只后发表此声明。
根据1951年签署的互防条约,菲律滨和美国承诺在各方在太平洋受到外部武装袭击时必须向对方提供援助。
条约第五条规定“对任何一方的武装均攻击行为包括对任何一方的大都会领土或其管辖的太平洋岛屿领土、其在太平洋的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的武装攻击。”
美国最近重申,如果菲律滨船只在南海遭到武装袭击,美国将根据互防条约保护菲律滨。这是在对中国船只在西菲律滨海的非法集结表示关切之后所发表的最新声明。
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说,在太平洋,包括南中国海,对菲律滨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的武装袭击,将触发美国在互防条约中的义务。
陆辛于周五承认,涉及民用船的西菲律滨海事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