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向稻農分發價值150億元農業機械
本報訊:國家稻米競爭力增強基金(RCEF)機械化計劃下,全國約有100萬農民將獲得農業部(DA)價值150億元的農業機械和設備。
農業部長威廉·達爾(William Dar)週四表示:“根據《大米關稅法》的規定,稻米競爭力增強基金的繼續實施正在為這一有利的發展鋪平道路,從而使菲律賓稻米種植者在全球具有競爭力。
價值150億比索的農業機械和設備代表了2019年至2021年每年的50億元的分配資金。
從2019年到2024年,《大米關稅法》每年從進口大米關稅中分配100億元,為期六年。它旨在增強菲律賓大米行業的競爭力。
在總額中,RCEF的一半,約50億元用于農業機械化,30億元用于稻米種子,10億元用于信貸,而10億元用于培訓和推廣。
在實施的頭兩年中,農業部通過菲律賓收穫後發展和機械化中心(PhilMech)採購了15918台各種農業機械和設備,其中55%,8702台已經分發給679486戶農民,來自3804個農民合作社和協會和57個水稻生產省。
PhilMech說,今年,它將採購5,098台農機,並將這些分配給284800名農民成員。在全部農業機械設備中,有2574台用于整地的設備,例如四輪和單手拖拉機,以及耕作機等機械,價值17億元;496個種植機械,如插秧機和播種機,價值5億元;以及2028台收穫後的設備,如機械收割機,脫粒機和銑床,價值28億元。
PhilMech研究表明,從整地到收割的機械化水稻生產操作,可以降低每公斤2至3元的生產成本。
在農業部菲律賓水稻研究所(PhilRice)提供的數據中,菲律賓目前生產稻米的成本為每公斤12.72元,而越南為6.22元,泰國為8.86元。
DA-PhilMech主任鮑德溫·賈洛琳娜(Baldwin Jallorina)保證,儘管Covid-19大流行,但仍將繼續向稻農組織分發農業機械和設備。
賈洛琳娜說:“我們在PhilMech認為2021年至關重要,因為它是RTL和RCEF實施六年的中期,特別是農場機械化和其他三個組成部分。”
同時,達爾表示有信心,在RTL和RCEF的六年實施結束之際,加上菲律賓綜合稻米計劃下的舉措,稻米的生產成本將降至每公斤8元至9元。
他說,這將使我國“與我們在東盟的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