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澄清:下調大米關稅不是由于貿易談判造成的
本報訊:工商部(DTI)部長拉蒙·羅帛示週五澄清說,降低進口大米的關稅不是貿易協定討論的結果,而只是為了使大宗商品的採購多樣化。
羅帛示在聲明中說:“關稅調整不是由于任何貿易協定的討論。主要原因是來自越南和泰國等主要進口來源的大米價格上漲,這兩個國家是東盟國家,關稅稅率為35%。”
他補充說,在東盟成員國之外採購將確保足夠的大米庫存,並確保大米價格穩定。
羅德裡戈·杜特地總統在5月15日簽署了第135號行政命令,將最惠國(MFN)的大米關稅從40%降低至35%。
羅帛示說,通過降低最惠國稅率,從東盟以外國家進口大米可以與越南和泰國的大米價格競爭。
他說:“這樣做的想法是對同樣來自東盟以外的大米徵收35%的平價關稅,以降低收購成本,使消費者受益。”
我國希望從印度採購大米。
羅帛示說:“降低關稅可以使今後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受益,但由于這些談判並未降低關稅,主要是因為它將通過降低大米價格直接使菲律賓消費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