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改变?
阿富汗历史上战乱不断,但在近代曾拥有过一段和平、安定的“黄金时代”。中国驻伊朗、阿联酋前大使华黎明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工作,见证了那段弥足珍贵的岁月。30年后,阿富汗战争爆发,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在他眼中,阿富汗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的历史存在?阿富汗战争又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改变?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对华黎明大使进行了专访。
华黎明 讲述 张 妮 整理
达乌德执政前跟苏联关系密切,1973年政变后,达乌德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执政几年后,他试图摆脱苏联的领导,结果被苏联支持的力量推翻,1978年达乌德及其家人在王宫里被打死。从那以后,阿富汗再也没有和平。
除了外部势力的入侵,阿富汗各部族之间也纷争不断。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孜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等之间也有各种矛盾。普什图人讲普什图语,北方民族讲波斯语。当时阿富汗的报纸都是两种文字,这边是普什图语,这边是波斯语。电台、电视台也是,一个台是普什图语,一个台是波斯语,两种语言、两种文化都要同时照顾到。普什图人比较彪悍、好战,即便在和平年代,各部落之间也经常为了争一块地、一个水源发生争斗。普什图男人在山里背着枪打仗是家常便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查希尔国王能把这两个不同民族及众多部落都团结在中央政权下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个中央政府一旦解体,各部落各自为政,阿富汗就很难再有安宁。
华黎明(左)和查希尔国王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美国入侵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2002年,流亡意大利的查希尔国王回国执政。当时,中国外交部想找一个跟国王认识的老外交官去一趟阿富汗,初步了解情况。于是,我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再次见到了查希尔国王。30年过去了,查希尔老了很多,以前他的头发是黑的,那时都白了。王后已去世,但查希尔看起来情绪比较平稳,言谈间透着信心,认为自己能够重新统治阿富汗。
2002年的喀布尔街头。
看到阿富汗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很唏嘘。那时的喀布尔就像刚刚经受过七八级地震,一片废墟。昔日繁荣的景象全部消失。我原来熟悉的街道、商店都炸没了,使馆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炸塌。街上的女性都穿着袍子,包上头巾。很多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少年背着枪在大街上游荡。我问当地政府官员,年轻人怎么都背着枪?他说,年轻人本来应该上学,但现在学校都没了,不背枪没有饭吃。我去了当地的学校,教室炸没了,老师不见了,空空荡荡。
那时,阿富汗北方还有一个中国援建的水利工程,我也去那里看了一下。中方工作人员告诉我,工程所在地附近到处都是地雷。当时我往一个地方走,他们赶紧提醒,别往那里去,再往后就是雷区了。看到阿富汗满目疮痍,我很难过,好好的一个国家,怎么变成这样。
查希尔重新执政的时间很短暂,大概不到半年。因为各方势力不接受查希尔国王,他不得不再次离开阿富汗。时过境迁,查希尔还是那个查希尔,但阿富汗再也不是曾经的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