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疫情清零梦醒 难以承受更长封锁期
东南亚各国面对难以清零的冠病疫情,渐渐意识到经济不堪重负,无法再承受更长的封锁期,不得不重新开放经济,试着与冠病共存。
东南亚各国政府都在推进重新开放计划,试图在抑制病毒传播及保持人员和资金流动之间取得平衡。从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工厂、马尼拉理发店,再到新加坡的办公楼,一系列实验性措施先后出台,例如出动军人运送粮食到住宅区、分批隔离员工、实施小范围封锁、规定只有接种疫苗者可进入餐馆和办公室等。
东南亚的整体疫苗接种率偏低,深受传染力特强的德尔塔变种毒株威胁,多国的每日死亡率已超越全球平均水平。然而,长时间的封城锁国行不通,几轮经济刺激措施下来,国家财政已不胜负荷。
澳新银行集团经济学家Krystal Tan说:“要在维持生命和生计之间保持平衡,十分棘手。”她指出,即使是接种率高的新加坡也出现感染率突然激增的情况。
华侨银行经济师黄敬庭说:“重新大规模开放边界,促进亚细安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旅游往来,将是遥远的白日梦。”
马来西亚已将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一半至3%至4%;泰国希望通过重启旅游业来实现经济复苏的希望正快速幻灭;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分别达到6%和7%的越南和新加坡,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须解决全球供应链堵塞问题,以避免影响外资对本区域的兴趣。
东南亚工厂因感染群群发而停工的影响波及全球,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包括丰田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大幅削减产量,服装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公司则警告情况已“失控”。
在越南,严格的封锁令使制造商和出口商付出了高昂代价,却仍未能阻止德尔塔蔓延。
越南贸易部日前警告,严格措施导致工厂停工,可能因此流失海外客户。越南欧盟商会估计,其成员18%已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预计会有更多成员这么做。
东南亚民众正逐渐失去耐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开始效仿新加坡的战略,学习“与冠病共存”。
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准备加强同冠病长期周旋的法规,例如立下长年强制戴口罩的规定,而不是实施时断时续的出行限制。当局还为办公室和学校等特定区域制定在新常态下运作的长期防疫规则。
菲律宾计划放弃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封锁,改而更有针对性地在小范围如对某个街道甚至是某个房屋实施出行限制。
越南也在试验这一措施,河内市设立了出行检查站,根据市内不同地区的风险,制定不同的限制措施。
接种疫苗则是各地防疫的基础之一。在印尼雅加达,只有接种疫苗者可进入商场和宗教场所;马来西亚规定持有疫苗卡的人才可上电影院;新加坡餐馆只接待已完成接种者入桌。菲律宾马尼拉则考虑在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上实施“疫苗泡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