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DA:農業、人力資本開發是更具彈性的經濟的關鍵
本報訊:國家經濟發展署(NEDA)表示,促進結構轉型和加強人力資本發展的改革是大流行後世界更具彈性的經濟的基礎。
在週二由菲律賓發展研究所(PIDS)主辦的第七屆年度公共政策會議(APPC)開幕式上的主題演講中,社會經濟規劃部長蔡榮富強調了農業部門在我國發展故事中的重要性。
蔡榮富說:“今年的發展政策研究月以‘在大流行後為更美好的菲律賓而重建’這一主題為中心,挑戰我們為更具彈性的經濟制定計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專注于我們的農業部門,這是任何國家結構轉型的基礎。”
蔡榮富表示,杜特地政府已經實施了多項改革,並在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方面投資了數萬億美元,以實現適當的結構轉型並加強我國的人力資本發展。
例如,大米關稅法降低了所有菲律賓消費者,尤其是窮人的大米價格,並通過大米競爭力增強基金提高了稻農的生產力。
他說:“大米關稅法頒布後,大米不再是通貨膨脹的主要來源之一,並且自2019年5月以來連續28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負數。這使人們,尤其是窮人,能夠更充分地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食物和飲食需求,尤其是在大流行病期間。與此同時,2020年第三季度大米產量增至350萬噸,比2019年同期增長15%。”
蔡榮富還強調了加快實施菲律賓身份識別系統或國家身份識別計劃的重要性,以提高政府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的能力。
他說,國民身份證將使菲律賓人,尤其是窮人,能夠開設銀行賬戶,在那裡他們可以直接接收現金轉賬。
截至9月10日,已有超過4200萬菲律賓人完成了註冊第一步,即人口統計數據收集。
此外,儘管進行了隔離,仍有近3000萬人完成了第二步,在登記中心提供生物識別信息。
他說:“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具有挑戰性,但菲律賓有堅實的基礎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恢復。大米關稅法和國民身份證等改革正在幫助我們恢復發展軌跡,並使人民,尤其是窮人,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食品和更好的社會服務。”
總統羅德裡戈·杜特地于2018年8月簽署成為法律的第11055號共和國法案《菲律賓身份識別系統法》,旨在為所有菲律賓人和外籍居民建立統一的國民身份證。
國民身份證將是有效的身份證明,是簡化公共和私人交易、入學和開設銀行賬戶的一種手段。
它還將提高效率,特別是在處理政府服務時,人們只需要在交易過程中出示一個ID。
同時,年度公共政策會議(APPC)公共網絡研討會系列是由菲律賓發展研究所領導的發展政策研究月(DPRM)的主要和高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