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精彩好贴 > 新闻详情

迪拜想当年,那些逝去的符号

发表时间:2021-11-12 15:01:41 作者:博牛用户 更多文章

在我的小时候,有很多东西深深地伴随我成长,那些属于80后的集体回忆虽然已被世界淘汰,但之于这个群体则是难以忘却的“符号”。迪拜人随着城市的成长而成长,也有很多伴随着迪拜华人成长的“符号”,它们或已不复存在,或已走向落没,这些即将逝去的东西之于老迪拜人是回忆,之于新迪拜人是空白,所以这篇文章写给老迪拜人温故,写给新迪拜人猎奇。“不曾记录则未曾发生”,我只是想记录这些“符号”,这些记忆。
A.那些逝去的符号。
*想当年,1块迪拉姆还能换2块人民币……
汇率之殇直到现在都是迪拜华人的痛,当年1:2.3,现在只有1:1.67,如此暴跌只不到十年,且还有可能持续走低。人民币升值对迪拜华人贸易的影响很大(可悲的是国外人民币升值而国内人民币贬值,可谓“内忧外患”),迪拜华人资产缩水显而易见。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虽然目前迪拜经济有所好转,但迪拉姆对人民币汇率依然没有恢复迹象,“黄金”汇率下的迪拜华人盛世早已不复存在!
*想当年,到处都是大家和床位出租……
住大家租床位基本是早期华人来迪拜生活的必经之路,目前迪拜房产回暖租金上扬大家觉得居住昂贵,而在金融危机前的迪拜房价租金可比现在高得多,使众多来迪拜淘金打工的华人无力承受,“大家”也就是拼床合租的业务应需而生。过去的“大家”非常专业,由房东(其实大多是二房东)专门管理,一个单间往往能挤下8-10人。而随着迪拜租金的下跌和不合法的背景,“大家”的需求逐年减少,渐渐式微。虽然现在依然有“大家”运营,但其规模和火爆程度早已大不如前。
*想当年,还有拼黑车这回事儿……
黑车司机曾是早期迪拜华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运输力量,大多是东北人在做,买一个车,发一下名片便能揽客。接受拼车和电话预约,基本随叫随到,一口价。除载客外也载货运酒做些野狐禅的事儿。早前在娜莎广场24小时超市门口常蹲踞着众多揽客的黑车司机,拼车去龙城一人只要10迪拉姆。随着迪拜公共交通的发展,地铁的兴起和出租车的规模化,黑车的需求急剧减少,而旅游业的火爆让黑车司机尝到甜头,纷纷转战旅游业,不再愿意赚临时载客的小钱。黑车文化逐渐式微……
*想当年,各种国产长途电话卡横行……
国产的长途电话卡伴随着早期迪拜华人的生活,看似小生意,其实利润丰厚,因此涌现出众多同类竞争者,中国通国际通全球通HIHICALL等等诸多长途卡在某个时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早期华人与国内联系提供很大的实惠和方便(站长过去也贩卖过此类长途卡)。之后当地电信公司对此类违规长途卡做出了取缔和诸多限制,且为打击它们推出了更廉价更方便且沟通更通畅的官方版长途卡,导致国产电话卡一个不剩地瞬间消亡。
*想当年,家庭餐馆随处有……
早期迪拜的中餐厅没有数量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华人家庭餐馆生意红火。家庭餐馆属于违章经营,租一个套房改造成餐饮作坊,发个名片便能开张,所以在华人密集区开得到处都是。由于成本低所以菜金也便宜,还能喝酒,很受华人甚至菲律宾人的喜爱。随着迪拜中餐厅井喷式地发展,且政府对此类违法餐厅的惩处力度加强,家庭餐馆一个个地倒下,如今或许只剩几家仍在冒着风险偷偷经营。
*想当年,鞋城还是华人生活中心……
位于Deira穆沙拉路上的中国鞋城虽然又破又小很不起眼,但对于早期迪拜华人的生活具有里程碑意义,几乎是早期华人的生活及资讯中心。中国超市、中国钱庄、家庭餐馆、理发店、旅行社、维修中心、商务中心等与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都可在鞋城找到。而随着迪拜华人生活圈子的拓展分散,和对本地生活的渗透,衍生出多个新兴华人生活中心,鞋城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人气大不如前,变得不像当年那么重要了。
*想当年,飞签还红红火火……
早期华人一定会对“飞签”印象深刻,早期很多华人在迪拜工作并非办理工作签证,而是用更方便经济的签证方式——重复办理旅游签。而让旧旅游签作废,激活新旅游签的方式就是飞签,即飞到邻国(往往是伊朗某个小岛)然后飞回迪拜,由于往往会为了等新签证而在岛上和其他飞签的中国人生活一段时间,虽然麻烦但也是一段有意思的经历。之后政府修改了旅游签制度,增加了限制,相当于取缔了飞签对旅游签的效果,导致飞签直接被华人弃用。虽然现在也有“飞签”的做法(只能用来激活工作长签,往往当天去当天回),但其生活意义及热度早已大不如前。
*想当年,华人报纸就一两种……
纵观如今迪拜华人报纸将近有十种,可当年屈指可数,最受早期华人关注的要数《绿洲报》和《华人时报》(曾经站长工作的地方)。虽然华人报业没有式微,反而壮大,但其盈利已经大幅度缩水。当年经济好的时候,一个首版彩色广告位可要价3000迪拉姆/周以上,商家还抢着要,而如今群报竞争且不景气的环境下,掉价一半都不止,还得求着商家登。虽然华人报数量纸越来越多,但俨然已是夕阳产业,不复当年勇,尚能饭否不得而知。(其实迪拜人网站的营销效果是很好的,覆盖面广,用户稳定,比报纸更具优势。)
*想当年,我最初的小伙伴们还没有走……
铁打的迪拜流水的迪拜人,迪拜这座不留城,人来人往,迪拜人不断地在失去朋友,又不断地在补充朋友,其实之于迪拜人最伤感也最永久的“符号”——是离别呀……(站长早期认识的一大群朋友们如今只剩二三依然据守,站长区区四年已惜别多少过客不得而知……)
B.其他想当年。
*想当年,出租车的最低消费还是3块……
当年打车起步价3块,没有保底消费,对于短途打车很划算。09年RTA实行出租车最低10迪拉姆的起步价。
*想当年,Shawarma只卖三迪拉姆……
中国的通货膨胀厉害,迪拜也不逊色。阿联酋街边名吃Shawarma早期才卖3迪拉姆,经济实惠,而后物价上涨,肉价飙升,如今最便宜的Shawarma都卖到5迪拉姆。
*想当年,中餐厅才两三家……
别看如今迪拜中餐厅大大小小三四十家,而早期中餐厅真是屈指可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早期中餐厅有2000年、御花园、红房子、天天饭庄、连著名的中国海都算是后起之秀。
想当年,外出办事儿就靠一张Labor卡……
Labor卡(劳工卡)对早期迪拜人极其重要,捆绑长签和公司,相当于在阿联酋的身份证,去办啥事务都得揣着它。随后政府实行ID卡制度,Labor卡的作用基本被ID卡取代,虽然现在办好工作签也发Labor卡,但基本不怎么使用了。
想当年,谢赫扎伊德路路上还全是沙……
在迪拜十年以上的老迪拜人基本可以见证迪拜的神话崛起,这条现在著名的高楼林立的谢赫扎伊德路早年还都是一片黄沙,网上有图片资料可以查到。
想当年,木须巴扎还一铺难求……
金融危机前的迪拜对华人来说可谓遍地黄金,其中木须巴扎市场就是华人发家致富的发源地,04-07年间华人在木须巴扎生意极好,一铺难求,即使转让费也高的咋舌也不断有需求。而金融危机后华人贸易开始走下坡路,大量店铺面临转让,这些信息充斥着如今的华人报纸上。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