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详情

美国2021:疫情起伏间的“变量”与“定值”

发表时间:2021-12-23 10:14:21 作者:菲华论坛 更多文章

  中新社华盛顿12月21日电 题:美国2021:疫情起伏间的“变量”与“定值”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在告别2021年时,美国不得不在变异毒株的新一轮威胁中,渡过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二个寒冬。

  一年前的12月14日,纽约皇后区的一名护士接种了美国第一剂新冠疫苗;一年后的同一天,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突破80万。疫苗确实为2021年的美国抗疫带来了积极因素,但起伏的疫情背后的政治分歧与疑惧不安,同样让人无法忽视。

  如果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的扩散是美国2021年疫情难以控制的“变量”,那么美国社会“抗疫政治化”的分歧,则可视为阻扰抗疫之路的“定值”。

  毒株“变量”扰乱抗疫步伐

  在拜登宣誓就职的前一天,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破40万,感染人数超2400万。而截至12月14日,这两项数据分别突破了80万和5000万。11月21日,美国2021年的新冠死亡病例数就已超过2020年全年。

  今年3月至5月份,美国疫情出现缓和,各州也随之放松防疫政策。然而,美国民众摘掉口罩的速度并未换来疫苗接种率的同比例提升。拜登曾计划到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70%美国成年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但这一目标迟到近一个月才实现。疫苗接种迟缓,让拜登多次直呼“美国有一场未接种疫苗者的流行病”。

  从拜登上任之初的百日抗疫计划,到将抗击疫情上升至国家战略,再到12月初宣布加强冬季抗疫行动计划,为何耗时近一年,美国的抗疫效果依然“喜忧参半”?美国舆论认为,除了年中德尔塔毒株蔓延所造成的病例激增,拜登政府过于依赖疫苗的抗疫政策同样值得反思。

  美国华盛顿大学病毒学专家Helen Chu指出,美国高度关注疫苗接种,但对于戴口罩和检测追踪在防止社区传播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普及疫苗接种与强制口罩令、廉价易得的检测试剂都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方式。这在其他国家已经奏效,美国也应该这样做。”

  “公平地说,美国仍未走出疫情的困境。”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家克里斯·拜尔在回顾2021年美国疫情时指出,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死亡病例来自未接种疫苗者,“这是本来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悲剧。”

  分歧“定值”阻扰抗疫协调

  2021年,美国社会面对新冠疫情防疫政策的态度依旧充满分歧,并主要集中在疫苗问题上。在拜登就职以来,美国两党单在疫苗强制令问题上就分歧严重,联邦和州政府相互掣肘,始终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抗疫方案。

  为应对德尔塔毒株加速传播引发的病例激增,拜登于今年9月出台疫苗强制令,原定于2022年1月4日起实施,却在由共和党主政的多个州遭遇法律诉讼并被叫停。

  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9月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于接种疫苗的态度,党派归属仍是最大区别之一。数据显示,倾向于民主党和无党派的受访者中,86%的人已至少接种一剂疫苗,而倾向共和党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60%。

  白宫应对新冠疫情首席医疗专家福奇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美国在科学问题上存在非常令人担忧的政治分歧,这阻碍了应对疫情的进程。

  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15日,美国有2.02亿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占总人口比例的61%。美联社指出,这项数据“远远低于控制疫情所需的疫苗接种水平”。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援引流行病学专家的观点指出,“美国引领了如此多的免疫学、病毒学和疫苗学方面的科学,却在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中磕磕绊绊,这令人尴尬。想到这么多的死亡病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真的很可怕。”

  “大流行已经快两年了,很明显,新冠病毒不会很快消失。”《纽约时报》日前发表社论批评美国社会两年来对待疫情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对疫情中每一个新的不确定性感到怀疑和恐惧,另一方面又对官方抗疫举措的信任荡然无存”。文章指出,没有科学家或官员能够预测疫情的起伏,但当新增病例大幅上升时,美国人应该用明智且更好的方式加以应对。

  随着圣诞和新年假期的临近,美国民众出行和聚会又将大幅增加,加上奥密克戎毒株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已开始担忧美国在2022年开年是否会面临新一波病例激增。(完)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