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诸位对于夜店行业一年来的不景气是有目共睹的。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当一个行业不能再创造利润,资本就会将其抛弃。
或许是牛年年末的黑色幽默,许多夜店的幕后大哥开始关注起寺庙行业。
你可能觉得这件事非常离谱,这波行业跨度属实有点大。
确实,我最初也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一位大哥语重心长的给我讲完其中逻辑,我才发现寺庙和夜店本质上是一个商业逻辑。
大家都知道夜店有两个盈利来源,一个是舞池门票、吧台酒水,另一个则是卡座酒水。
寺庙也是一样的,一个是进寺庙收门票,然后你买个几十块的香火插香炉上拜一拜,这对标的是夜店的舞池生意。
另一块则是寺庙里的地宫。
大家可能不知道地宫是干啥的。
我来粗暴点解释:就是你在那里插个牌位,每天一大堆人围着你那个牌位念经。
你爱插啥牌位插啥牌位,活着的、死了的,你的公司或者你的猫猫狗狗都行。
不同牌位因为位置不同、给你念经的僧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反正所有牌位的共同点是都挺贵。
这对标的就是夜店的卡座生意。
不同的寺庙因为地理位置、名气、僧人定价不同,这玩意也跟夜店一样,夜店讲究位置,也讲究名气,更讲究今晚是哪位DJ或Rapper演出。
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两行的商业模式真没啥区别,甚至利润上都是暴利。
你吧台点一杯野格50块,成本至少有5块钱吧?你在寺庙花五十上个香,成本五毛钱都没有。
你的卡座低消小几万;你在寺庙地宫里插个牌子,也是小几万。
大哥当时给我讲完,我真顿悟了,一声卧槽没忍住。
但这还没完,大哥继续问我:
“你觉得去夜店和寺庙的人,有啥区别吗?”
我说那肯定有区别。
去蹦迪的我就不说了,去寺庙的人多是虔诚的心态,祈求平安,这压根不是一个境界。
大哥说你这讲的属于心理学上的区别。
但商业上来看,这两种心态是没差的,都属于“心理消费”。
消费者追求的都不是生活必需品,甚至不是实物,只是心理上的满足感。
你去夜店开大几万的酒,你真的是想喝酒吗?
你去寺庙花几万做个法事,你真的是想做法事吗?
图的不过都是心理满足。
人们蹦迪、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都是为了分心。
既然都是心理上满足,那这两个的消费市场逻辑都是一样的。
去夜店的人你要让他坚信今晚会有艳遇,去寺庙的人你要让他坚信很灵验,大家都不过是为了信仰充值。
至于周边,夜店做潮流周边,寺庙当然也要搞国潮周边。
夜店喜欢装B,搞艺术格调,在门口搞个艺术装饰。
寺庙当然也能搞,你想想Kaws X 某某寺庙、Daniel Arsham X 某某大师,全球限量9999个国潮涂鸦、大破坏“天珠手串”,这能卖不出去?
有的夜店,玩元宇宙、发自己的NFT,你能元宇宙蹦迪,我凭啥不能元宇宙烧香?
而后大哥又从诸多方面详细论证了寺庙和夜店在商业上的完全一致性,但篇幅太长,我就不方便一一举证了。
大哥这套理论概括下来一句话:寺庙不过是换壳夜店罢了,用搞夜店的套路做寺庙,能行!
当然,大多数寺庙是非盈利的,这个行业也不是你说投资就能投资的。
大哥也只能先从周边行业入手,并且大哥还噱了一大帮失业的夜店销售、夜店新媒体、夜店品牌部来做这个事。
所以,如果大家未来看到某个寺庙和某位艺术家搞了一套国潮联名。
记得给我大哥一个面子:
买 它。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