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本土新闻 > 新闻详情

湖南花巨資引進菲國博士惹爭議

发表时间:2022-07-20 09:43:22 作者:菲律宾商业 更多文章 评论( 0 )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湖南省邵陽學院因為引進博士人才不易,內部選派23名教師到菲律濱取得博士學位後,再花約人民幣1800萬元引進,引發爭議,也顯示出中國部分學校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的困境。

  7日,邵陽學院人事處在學校網站發佈,擬引進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博士22名、同類型博士1名。其中,每名博士引進費35萬元,科研啟動費15萬元,過渡性租房補貼14.4萬元,不需解決配偶工作增加引進費20萬元,每位博士的引進花費共計84.4萬元,總計費用1800多萬元。

  有評論指出,大學為教師攻讀在職博士學位提供資助和獎勵並非新鮮事,但是如此有組織地批量培養海外博士仍然是少見的。

  新京報報導,邵陽學院多名院長表示,由於難以引進國內的博士人才,學校不得不採取權宜之計,內部選拔一批擁有碩士學歷的教師前往國外讀取博士,“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對以後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

  但公示發佈後,引發網友接連質疑:這23名博士統一畢業於菲律濱亞當遜大學(Adamson University)哲學(教育學)專業,卻分別就職於該校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理學院等多個“專業不對口”的二級學院。此外,這批博士的就讀時間均是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僅2年多時間就能取得博士學位,且因為疫情,多數時間是在中國國內以線上網課方式完成學業。

  界面新聞昨日發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的文章,其中指出,菲律濱亞當遜大學被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列入“學歷學位認證加強認證審查”名單,屬於不被推薦留學的大學。

  面對種種爭議,邵陽學院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18日回應媒體稱,學校已經關注到網上對此事的爭議,後續學校人事處會統一回覆。

  馬亮認為,這件事可以讓人反思,這種批量“炮製”博士文憑的方式是否可取?以及如何扭轉人才選拔的“唯學歷論”?

  他說,在當前高等教育辦學機構的考核認證中,有關部門對師資等辦學條件的要求較高,而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比往往成為衡量大學水平的重要指標。職業院校比拚的是教師隊伍的博士比例,而大學則更關注海外博士比例。

  但他認為,對於應用型大學而言,師資隊伍的博士比例並非必要,博士學位也不應成為衡量師資品質的主要標準。當前以量化、簡化考核為主的做法大行其道,導致各地院校不得不以對策因應政策。

  至於博士人才招聘難,馬亮表示,若高薪仍不足以吸引人才,那就是為了人才成長提供的環境不夠完善。

  他說,一些院校為了防止人才流失,往往要求入職者簽署短則5年長則10年的“賣身契”,如果在此期間離職則要付出高額賠償。“重引進輕培養、重控制輕服務的人才環境,往往使博士人才望而卻步,哪怕高薪吸引也無濟於事。”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评论( 0 )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