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本土新闻 > 新闻详情

專訪德勤中國副主席: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邁入「超級智能城市」階段

发表时间:2022-07-30 13:19:13 作者:菲律宾商业 更多文章 评论( 0 )

  中新社海口7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 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加持下,城市正變得越來越智慧。但隨著疫情等挑戰接踵而至,僅僅“聰明”已不能滿足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需求。

  德勤中國副主席施能自在第二屆消博會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正轉型升級邁入“超級智能城市”階段,“以人為本”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標誌之一。

  德勤在消博會上發佈的《打造可持續的超級智能城市》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投資規模達1144億美元,受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23年將有所回升,中長期投資規模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

  報告認為,“超級智能城市”代表了未來城市發展趨勢和方向。但與一般智慧城市相比,“超級”二字體現在何處?

  施能自給出了他的暢想:未來“超級智能城市”的打造建設將不再僅限于用先進技術與數據融合實現城市智能化,而是以服務公眾為宗旨,從公眾訴求功能設計為出發點,通過諸如“城市AI大腦”城市智能中樞等超領先智能技術,智能感知城市運行狀況,以數據為導向向城市服務及管理作出快速智能反應,實現從預測到決策制定的智能化。

  簡而言之,讓科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是智慧城市轉型升級的核心所在。

  施能自說,為此,管理者需要統籌推進城市空間、城市制度、城市生活、城市文化四方面協調發展,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從包容、聯繫、黏性、魅力、創新、參與等角度,形成一種有價值、有溫度的城市發展體系,讓市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城市服務改善。

  但一個城市能否被冠上“超級智能”的名號,還無法簡單地用“從0到1”的硬性門檻和標準衡量。

  施能自表示,“超級智能城市”需要從長遠戰略規劃、技術基礎、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四個維度進行評價。目前中國一線城市在相關核心領域均位于前列,例如在戰略全面性層面以北京、上海和深圳最為領先,技術層面和可持續發展層面以深圳最有代表性,而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和廣州在科技創新領域均位于前列。

  此外,中國城市在生命線系統工程、海綿城市、城市感知設備建設方面已具有一定基礎,越來越多地方將“韌性城市”作為“十四五”時期城市建設重點。北京、上海、南京、合肥、長沙都已研究制定了相應頂層設計、評估體系、應急響應等規定。

  “超級智能城市”在便利民眾生活、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也將催生許多新趨勢,其中就包括更加豐富多樣的消費需求和場景。

  施能自表示,後疫情時代全球消費趨勢變化之一是數字化與生活的關聯度進一步提升。“超級智能城市”將助力消費升級,促進新型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更新迭代,培育和壯大智慧產品和服務。

  此外,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前提條件,“超級智能城市”可推動全球範圍內的消費市場和供給市場緊密對接,各行業也可及時共享信息,實現產品和服務的精準產銷、投遞和配送。

  不過,隨著城市越來越“聰明”,人們似乎也變得越來越“透明”,公眾對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

  施能自坦言,智能城市蘊涵海量數據,分佈繁雜但又處處相聯,攻擊面眾多,如果安全防範不到位,極易受到網絡攻擊,造成數據洩露和破壞。

  在他看來,“超級智能城市”應做到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雙手抓、雙保障,不僅需要鍛造敏捷的安全治理能力,更要充分應用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可信計算下的自動化安全技術保障。“以人為本的隱私保護,始終是不能忽視的重中之重。”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评论( 0 )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菠菜圈广告合作手机版建议投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