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猴痘非性傳播疾病
本報訊:衛生部昨天表示,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因為它沒有被歸類為性傳播疾病。
衛生部負責人維吉爾表示,猴痘病毒是通過密切或直接接觸傳播的。
她告訴記者:“我們中的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它不僅限於某類人群,所以,我們都應該小心。”
“我們沒有理由就這種疾病歧視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這種疾病。”
與此同時,美國疾控預防中心表示,猴痘“以不同的方式傳播”。
疾控預防表示,猴痘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性痘狀皮疹、結痂或體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孕婦也可以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播給胎兒。
觸摸之前曾受傳染性痘狀皮疹或體液觸碰過的物品是猴痘傳播的另一種方式。疾控預防中心說,人們也有可能從受感染的動物身上感染猴痘,也可通過被動物抓傷或咬傷、吃用受感染動物之產品的途徑感染。
根據疾控預防的說法,雖然猴痘不被認為是一種性傳播感染,但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身體接觸中傳播”,包括性行為、擁抱、接吻、按摩或近距離交談。
它說:“如果與有猴痘症狀的人有密切的個人接觸,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
據維吉爾說,菲律濱有能力檢測猴痘,醫院已聽取了檢測和治療患者的簡報。
她說,猴痘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關節痛、背痛、扁桃體炎和痘狀皮疹,這些皮疹開始在臉部附近蔓延。她補充說,皮疹通常會持續2到4週,然後才會自行癒合。
她說:“儘管猴痘死亡病例罕見,但這種疾病的死亡率為10%,特別是如果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我們的最低衛生標準旨在防止感染猴痘和新冠。”
維吉爾說,政府不斷與其國際合作夥伴協調,以獲得對猴痘病毒也有效的天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