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萬菲家庭自認「貧窮」
本報訊:最新的社會氣象站調查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約有1220萬戶菲律濱家庭感到“貧窮”。
根據社會氣象站的數據,這一數字較今年第一季度感到“貧窮”的1090萬戶菲律濱家庭有所增加。
在6月26日至29日進行的一項調查中,發現48%的家庭感到“貧困”,而31%的家庭將自己歸類為“邊緣貧困”。
另一方面,根據週二公佈的調查結果,21%的人認為自己“不貧窮”。
上述調查是通過對全國1500名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面對面訪問完成的。
全國百分比調查的抽樣誤差範圍為±2.5%,大岷區、未獅耶和棉蘭佬的誤差各為±5.7%,而呂宋島其他地區為±4.0%。
社會氣象站表示,這些水平與4月份的類似民調結果有所不同,當時有1090萬或43%的菲律濱家庭感到“貧窮”,34%的人認為自己“處於貧困邊緣”,23%的人認為自己“不貧窮”。
它還指出,所有地區的“貧困”家庭都有所增加,特別是在大岷區和未獅耶。
社會氣象站解釋說:“與2022年4月相比,未獅耶的自評貧窮從48%上升到64%,大岷區從32%上升到41%。”
根據調查,在棉蘭佬和呂宋其他地區,自認為貧困的家庭數量也有所增加——分別從60%到62%和35%到36%。
調查顯示,在未獅耶,自認為“邊緣貧困”的家庭從46%下降到26%;在大岷區,從42%下降到22%;在棉蘭佬,從33%下降到31%。
但在呂宋其他地區,更多的菲律濱家庭認為自己是“邊緣貧困”,從28%上升到36%。
與此同時,自稱“不貧窮”的家庭在大岷區從26%上升到37%;在未獅耶,從6%上升到10%。
然而,在棉蘭佬,它保持在7%,而在呂宋其他地區,從37%下降到28%。
社會氣象站的調查還發現,34%的菲律濱家庭認為自己“食物貧乏”,40%的人認為自己“處於食物匱乏的邊緣”。
與此同時,26%的人認為自己“不缺食物”。
與4月份進行的類似社會氣象站民意調查相比,“食物貧困”家庭的比例從31%上升,而“邊緣食物貧困”家庭的比例從45%下降,“非食物貧困”家庭的比例從24%略有上升。
社會氣象站補充說:“在2022年6月,自評糧食貧困家庭的估計數量為870萬戶,在2022年4月為790萬。”
調查顯示,大岷區、呂宋其他地區和未獅耶的“食物匱乏”家庭數量有所增加,但棉蘭佬的“食物匱乏”家庭數量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