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逾2000萬劑新冠疫苗報廢
本報訊:衛生部昨天報告說,菲律濱報廢了超過 2000 萬劑捐贈和採購的新冠疫苗。
衛生部副部長維吉爾告訴參議院衛生和人口委員會,截至8月12日,共有 20,660,354 支新冠疫苗報廢。
細分來看,捐贈佔 6%、地方政府購買的佔22%、私人機構採購的佔40%。
衛生部負責人、副部長維吉爾表示,國家政府採購的1.34億劑疫苗沒有報廢的報告。
菲國的新冠疫苗報廢率為8.42%——仍在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10%或更低的標準比例範圍內。
參議員洪智維洛斯說:“按照這個速度,到了10月,我們將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可接受的報廢閾值所以,我們積累疫苗的速度可能比我們注射它們的速度要快。”她在較早前呼籲對報廢的新冠疫苗情況進行調查。
她補充說:“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似乎為此浪費了數十億披索。”
據維吉爾說,這些報廢的疫苗包括一些過期的、被污染的、已經打開了但未注射。
維吉爾說:“由於颱風奧黛特、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未使用的解凍疫苗等溫度控制,和疫苗瓶中存在顆粒物質或變色,也會造成疫苗報廢。”
該參議院委員會正在就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和猴痘威脅、新冠疫苗報廢以及《全民醫保法》的實施情況舉行聽證會。
自2021年3月以來,已有 7200 萬菲律濱人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然而,只有 1690 萬人(即目標人口的 21.76%)接種了加強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