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3/4企業曾遭網絡攻擊
本報訊:技術和網絡安全公司Kroll昨天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菲律濱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公司遭受過某種形式的網絡攻擊。
Kroll說,這些攻擊強調了監控和準備保護其系統和數據的必要性。
Kroll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和菲律濱公司錄得的網絡安全事件最多,分別有76%和75%的公司報告了曾受襲,高於亞太地區59%的平均水平。
Kroll網絡風險高級副總裁吳迷斯表示,菲國發生的事件數量較多可能是由於準備不足等原因。
他說:“網絡攻擊者會尋找任何有漏洞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所有亞太地區市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四分之三的菲律濱企業經歷過網絡攻擊,主要是因為惡意軟件和網絡釣魚詐騙。”
根據Kroll的研究(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濱、澳大利亞、印尼和日本的700名IT和安全專業人員參與),惡意軟件和網絡釣魚分別佔29%和21%,是菲國網絡事件的最常見原因。
研究顯示,惡意軟件、網絡釣魚和密碼攻擊佔亞太地區所有報告事件的51%。
吳迷斯說:“儘管網絡事件數量眾多,但如果發生事件,許多公司仍然沒有制定應變計劃,這使公司面臨無法有效處理事件並容易受到進一步攻擊的風險。”
根據這項研究,數據顯示,70%的菲律濱公司也最擔心數據丟失,而60%的公司則擔心知識產權被盜。
在整個亞太地區,平均有51%的公司將數據丟失視為網絡攻擊的影響。
Kroll說,至少有29%的接受調查的菲律公司也將監管罰款列為主要問題,這“高於任何其他亞太國家”。
亞太地區的其他問題包括數據丟失、聲譽受損和業務中斷。
Kroll 網絡威脅情報高級副總裁丁順說:“網絡威脅形勢在不斷發展。網絡威脅參與者也在採取行動。我們每天都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漏洞,黑客很快就會利用這些漏洞。因此,監控這些威脅並作出網絡威脅情報。”
吳迷斯表示,至少有65%的受訪公司正在遷移到雲端以應對安全威脅。他說,遷移到雲端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因為雲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控制。
同時,來自Kroll的網絡安全專家還分享了以下在使用互聯網時保護個人數據的方法:
• 不要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的密碼
• 限制發帖和接觸社交媒體
與短信相關的詐騙在菲律濱激增,因此,對個人在線安全的需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