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兩地打撈疑似中國火箭碎片
本報訊:菲航天署昨天表示,在巴拉灣島和西岷多洛島海域打撈到的碎片可能來自中國於10月下旬發射的長征5B火箭,該機構再次呼籲對發射到太空的物體進行問責。
航天署在8月表示,“航天國家必須遵守《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所載的協議和機制,鼓勵密切協調,並及時解決諸如減少空間碎片等問題。”它表示,這這將有助於將墜落碎片造成的風險降至最低。
該機構表示,國家海岸觀察中心已確認在巴拉灣省布桑加附近海域發現並打撈了碎片。
在昨天的一篇帖子中,菲海岸警衛隊還表示,週一收到一份報告稱,西岷多洛島卡林坦鎮的當地漁民前一天發現了金屬碎片,並將其拖到岸邊。海岸警衛隊和警方人員證實了打撈到的一塊“塗著白色、形狀彎曲、長約6米的金屬碎片”,菲海岸警衛隊昨天表示,這塊碎片尚未被識別。
航天署說:“根據距離降落區的距離以及巴拉灣當局11月8日向公眾公佈的照片,在布桑加發現的碎片很有可能是長征5B火箭導流罩的一部分。”
它說:“此外,據報導,11月7日和8日在西岷多洛島卡林坦海域發現的碎片很可能也是上述火箭部件的一部分。”
航天署還表示,政府將保管這些碎片,同時警告公眾不要自行取回漂浮的碎片。
它說:“菲律濱航天署希望重申其持續努力,促進和鼓勵各國對發射到太空的物體問責。”它補充說,外交部已經提交了批准有關空間碎片登記和責任的協議的文件。
1974年的《登記公約》要求籤署國將其發射的空間物體登記在案,而1971年的《責任公約》則要求發射國對其空間物體對地球或航空器造成的損害負責。